張余
(河北省霸州市第八中學,河北 霸州 065701)
語文是我國中小學教學的重點科目,長期以來,我國各個學校的語文教學都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單一,課堂效率難以有效地提高,嚴重影響了學生的發展。初中語文教學是學生語文學習的重要階段,初中語文應該注重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因此,必須轉變以往單一的教學方法。本文主要闡述了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方法的應用策略。
以往的語文教學中,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大多比較單一,初中語文教學在語文課堂中大多先將課文中的生僻字、詞進行簡單的講解,然后要求學生通讀課文、根據課文的中心思想將文本內容分成幾個大的段落,然后由教師分段講解課文,最后將課文進行總結歸納。講解古詩文時多采取全文逐句翻譯,特殊詞句重點釋義等等方法進行教授,這種教學方法千篇一律,很難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即要求教師在實際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多角度的系統性的開拓教學。多元化教學實際上包含了四層含義,即學生學習活動的多元化、教師教學活動的多元化、教學資源的多元化、指導與反饋形式的多元化。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能夠極大地豐富學生的視野,開拓學生的思維,充分激發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能夠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綜合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有利于初中語文新課改教學目標的實現,這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也十分有利,因此,現階段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多元化教學方法的作用,掌握語文教學的特點,根據學生實際的學習發展需求,制定科學合理的多元化教學方式,以促進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針對初中語文教學多元化教學方式的應用,本文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教師必須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發揮自身的主體性。因此,教師需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認真研究符合初中階段學生心理、生理特點的學習方法,變以往的傳授者為引導者,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營造和諧的課堂學習環境,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多媒體技術的應用
隨著信息科學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漸漸走進學校的課堂,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工具,使日常教學更加生動有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現階段各種各樣的影視作品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日常生活,這些影視作品中包含著大量的文學知識,教師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適當挑選與教學內容相符的影視資源,利用多媒體工具進行播放。通過直觀的影像視頻,更有利于學生對于課文內容的理解,比如,在學習《安塞腰鼓》時,教師就可以選擇一段安塞腰鼓表演視頻,讓學生從視頻中感受黃土高原磅礴的氣勢;學習《智取生辰綱》時,將影視劇《水滸傳》中這一部分截取出來讓學生觀看,通過演員的表演,加深學生對于人物心理的把握,更有利于學生的語文學習。
2.歌曲教學法
歌曲教學是另一個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初中學生對于流行歌曲往往充滿了興趣,語文教學中將歌曲引入課堂對于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十分有利。蘇軾的《水調歌頭》是初中語文必需背誦的詩詞之一,將古詩詞改編成歌曲,不但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背誦文章,也能夠使嚴肅的詩詞學習更加生動活潑。
語文是一門實用性較強的學科,語文的教學離不開生活實際,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必須能夠幫助學生拓展生活知識,建立起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之間的橋梁,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綜合能力。比如在學習《中國石拱橋》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就近觀察生活中的石拱橋,分析二者的區別與不同。此外,校園中張貼的各種名言警句、電視中播放的廣告、生活中的俗語、春節時期張貼的對聯等等,實際上都包含著豐富的語文知識。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生活中積累各種與語文素材,長此以往,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自然會有所提高。
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實現新課改教學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的目標,但當前階段,多元化教學方法的應用還處于摸索階段,許多教師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還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因此,廣大的語文學科教育工作者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需要不斷地積累經驗,完善自身的教學方法,促進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