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春英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縣大留鎮鎮小務小學,河北 廊坊 065800)
社會的不斷發展,人才缺口日益擴大,為了滿足我國社會的快速發展需求,我們必須將培養創新人才作為我們教學工作的重點。創新型人才需要從小培養,特別是通過小學語文的創新教學,能夠給學生打下堅實基礎,這也符合國家新課改的要求。小學語文創新教學的關鍵之處是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要大膽嘗試創新型教學,彌補傳統教學的缺陷,進一步推動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發展。
伴隨創新型人才需求量的不斷增加,傳統的教育手段暴露出了明顯的不足,進行創新教學已經成為了教學的主要發展趨勢,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創新教學,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充分發掘潛能,在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同時,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小學語文創新教學,能夠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在獲取足夠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并通過正確價值觀的樹立,確保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使學生積累足夠的語法、語言知識,在此基礎上通過自己感悟、理解的方式學會情感的應用,因此說,通過創新教學的應用,能夠幫助學生開發學習潛能。
現階段,部分小學語文教師的實際知識水平不足以完成高質量的創新教學工作,我們急需改善這種情況,此外,傳統語文教學方式過于狹隘,枯燥乏味的課堂,極容易導致學生厭煩心理的產生,所以教師不能限制在課本知識的范圍內,而是要以其為平臺,將核心知識傳授給學生,而且教師還可以順勢將當前社會情況以及自己的某些看法引入到教材擴展環節中。
語文科目承載了豐富多彩的傳統中國文化,如果教師過分重視書本知識的講解,而忽略學生的感受與領悟,那么語文課就會變成了“一言堂”,而且教師大量講述個人的見解,還會造成學生的語文知識,特別是寫作等方面失去創新能力。因此教師要改進課堂形式,多多引入生活的例子,使課堂更加鮮活。
小學語文課本的開放性、綜合性以及教學目標的多元性,要求我們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尤其是教學方法。內容僵化、結構簡單的語文課程,會隔斷語文與生活的聯系,禁錮學生的思維,鑒于當前創新型人才急缺的現狀,傳統的教學觀念必須立刻進行改變,通過提升學習興趣、解放思想、發展創新能力的方式,全面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在進行小學語文創新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充分認識到語文學科的特殊性質,將工具性和人文性進行結合,通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方式,開展自主、合作的創新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傳統文化感染、熏陶學生,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素養以及審美觀念,并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性格以及健全的人格。此外,教師還應通過點撥、引領的方式,給予學生一定時間、空間,讓學生進行自主的自考和實踐,教師應把握好正確的教學方向,才能夠真正將創新教學工作落到實處。
小學語文創新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首先更新教學理念,并通過提高自身創新意識的方式,從多角度進行課本內容的闡述和理解。此外,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也是創新教學的一個目標,因此我們需要幫助學生多角度、充分理解課本中的內容與知識,并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感悟,并運用相關語言形式。最后多角度的學習,由于構思不同,還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體現了教師的創新意識。
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是無窮的,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更要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作為工作中的重點。在課堂上,教師應充分體現出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并通過改進課堂教學的方式,滿足學生以及教學的實際需求。此外,教師還需要綜合利用多媒體等多種課內課外的資源,開展綜合性的學習活動,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充分幫助學生提高實踐能力。
我們的母語是漢語,在生活中到處都有學習資源,因此教師應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給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特點開展教學工作,并根據學生之間不同的學習需求、差異等實際情況,開展不同的探索研究,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任務的核心是根據語文科目的特點,并結合學生的學習認知規律,培養學生的學習、創新品質。因此語文教師要對學生的創造潛力予以足夠信任,通過積極引導,充分發展學生的各項能力,此外教師要在語文學習這片廣闊的天地中,正確指引前進方向,讓學生開創嶄新未來,達到教育目的的同時,為社會培養出合格的創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