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
(南昌市西湖區桃花一村小學,江西 南昌 330000)
童話是一種以藝術想象和夸張表現的文學題材。它是兒童在童年時期必須接觸和理解的文章主題。童話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童年生活,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甚至創新能力,有利于在成長中培養孩子的氣質,使學生對世界的認識充滿新奇,激發孩子改造世界的動力。童話教學活動在語文課堂中占有比較大的比重,能夠使學生對童話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童話的趣味性也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理由。它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語文不再是枯燥的學寫字、學單詞,而是有著非常有趣的童話背景。童話還可以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中學會做人做事的一些原則,也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審美能力。
小學語文童話教學中,道德教育始終是貫徹其中的主線。從當前童話教學的主旨能夠得知,童話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學生學習童話主人公勇敢、友愛、誠實等良好的品德,就算童話原著中沒有這方面的表達,教師也會把這些思維強加到教學內容中。筆者認為,童話首先應該為孩子帶來快樂的感受,這些感受可以是對美好道德的贊美、對優美事物的欣賞以及對其他美的認知等。
但目前的童話教學中,太重視道德說教,忽略了童話中蘊含的其他情感,對于學生的教育也僅僅局限在道德方面,使學生的情感停留于道德層面,對童話中蘊含的其他美感毫無了解。這種形勢下,童話教學成了道德教育的輔助工具,過于重視道德說教,學生容易產生厭倦心理,不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
小學語文童話教學中使用的教學方式較為片面,經常被誤用。原因有兩方面,一是教師對童話教學的目標不明確,他們不理解童話教學的目標到底是什么,自然不能選擇合理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其教學結果可想而知;二是教師對童話教學方法的功能不了解。這方面主要指的是童話教學中一些方式的使用功能。舉例來說,表演法是為了使學生體現情境,增加對故事的理解,而不是滿足他們的表演欲望。教師進行童話教學的時候,其評價側重于一種,要么評價過程,要么評價結果,不重視兩者之間的關系。側重于評價結果的童話教學方式主要是受到傳統教學習慣的影響,這種方式對學生的學習過程有所忽略;而側重于評價過程的方式忽略了對結果的評價,兩種做法都是比較極端的,都會對童話教學的質量造成影響。
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應積極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讓學生在開展教育活動時釋放出自己的本性,這是保證童話教學質量的關鍵。教師也要積極參與學習的行列,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使自己的業余時間變得更加充實,并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識開展小學童話教學活動,做到小而精。
學生知識的豐富以及對學生正確的引導都使得小學童話教學活動具有較強的教育意義。提高教師的專業教學質量,就是要鼓勵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積極轉變觀念,樹立與時俱進的思想觀念,要充分了解童話在教學中的優勢,并將童話的優勢運用到教學中,讓教學水平得到提高。教師自身也要充分理解童話,了解童話中美好的部分,這樣才能向學生講述。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對學生的熏陶,引導他們了解童話的真諦,了解童話中隱藏的秘密,及時拓展童話的內涵,這對培養和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和意義。
雖然我們的時代一直在發展和變化,對各個學科的關注程度也發生了一定的轉變,但語文作為所有學科的基礎,始終都受到了大量的關注。語文的教學水平也一直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的重中之重。為了保證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高,教師應樹立正確的姿態,明確自己的定位,與學生一起感知美好的事物,促使學生借助童話的內涵去理解和思考生活。目前,許多教師開始樹立教育觀念,特別是童話教學的重要性。在具體實踐中,教師積極地以學生思維的發展為出發點,注重學生認知水平的拓展空間。
比如,教師在向學生講解《小壁虎借尾巴》的內容時,可以適當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小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激發小學生的學習情緒。由于本文對話內容較多,教師在開展童話教學活動時,可以鼓勵學生以不同角色閱讀課文,從而提高整個故事的趣味性。我們也可以鼓勵學生自由組合,通過表演來詮釋這個童話的內涵,使小學生童話學習質量得到充分有效的保障。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尤其是小學生,他們年紀輕輕,喜歡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學習內容。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不夠重視,導致學生在文本閱讀中缺乏良好的閱讀體驗,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因此,在介紹童話故事之后,教師應該更加關注學生的閱讀體驗,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小學生想象力豐富,喜歡新奇事物。教師可以充分把握小學生的本質,將模糊閱讀引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引導學生思考、想象、創造。
總之,用心關心孩子的世界,為他們打開童話的大門是每個老師的責任。教師要勇于創新,克服童話教學中的阻礙,著力提升教學效果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