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輝
(天津市經濟貿易學校,天津 300193)
中職院校的教學模式是將一些低分的學生吸納進來,然后將其培養成能為國家建設提供自己技術的人才,所以中職院校的課堂大多以學習技術、培養能力為主,太注重教育教學學生以就業為中心,往往忽視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中職院校進行思政課堂的安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領悟,還可以幫助學生避免將來步入社會后,面臨的一些誘惑和吸引。一些學生從大學畢業后,各種就業經驗不足,而且會遇到很多課堂上學習無法解決的情況,在這些花紅柳綠的誘惑下,剛步入社會的學生很難抵抗得住,從而陷入各種全套其中,越陷越深,誤入歧途。思政教育的學習不足,不僅阻礙學生的就業,更是浪費了國家精心栽培所花費的各種資源,學生在中職院校不能腳踏實地地學習,學校會受到不良風氣的沾染。
中職思政教學的課堂通常是一個教師對多個學生,教師在講臺上講得聲情并茂,有些學生卻什么都沒聽進去,思想早就不知道飄到哪里去了,對課堂和教師的注意力不夠,在課下對于教師布置的作業也都應付了事,根本沒有把上課教師講的重點記在心里,等到期末考試,就對著整本課本全背一通,短時記憶,很快就會忘記了。這對于學生將來步入社會沒有起到有效的幫助,學生上課是學了思政的內容,但是用心程度不夠,導致沒有將學到的知識切身實地地用在自己身上,沒有發揮出思政教育的作用,不僅辜負了上課教師的心血,從教案的準備和課程的安排都是教師花費大量時間完成的,同樣認真對待自己的學習。傳統的思政課堂書本的理論知識過多,很難使學生理解,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可以下載一些教學短片,利用教室多媒體播放,讓學生可以加深對思政內容的認知,從而更好進行思政課堂的學習。
現代科學技術不斷地發展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同時紛亂復雜的網絡環境也對人們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對中職的思政教育加大了阻礙。進入中職院校的學生對智能手機有了熟練的操作,經常在網上進行沖浪,每天在網絡上會看到不同的言論,有些言論是積極的,但有些又會對中職學生的思想造成不良的指導。一些外國人也會通過網絡技術的發達,在網絡上發表一些不實的消息,一些思想發育還不健全的學生,會無法鑒別這些社會思潮,使中職院校的思政教育進行得更加困難。
傳統的中職思政課堂教學停留在課本理論教育上,導致學生對思政教學的了解過于片面,認為思政就是背書,背理論知識。一些中職院校也出于對學生安全的考慮,對課外實踐活動的批準過于嚴格,使思政的教學沒有從課本延伸到課外時間中,將學生困在書本知識上,沒辦法讓學生體會到思政教學的要點,考試內容也是從課本出發,學生除了背誦課本來通過思政考試,沒辦法衡量學生具體的學習水平。多開展實踐活動,可以遷移書本知識在實踐上,學生通過實踐,步入社會,對國家、社會的現狀得到深刻的理解,真正學到有用的知識。
要想真正地將思政教學落到實處,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積極轉變中職院校的傳統教學思想,從根源改變,才能更好地去實施。把學生的就業放在首位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不加強思政教學的培養,學生的能力不足以應對多變的社會,就業之路也就變得坎坷。學校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才能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思政課堂,為學生鋪墊好未來的就業之路。
思政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教學途徑來豐富傳統的思政課堂,使思政課堂也變得充滿活力。教師可以給學生進行分組,四至五個人為一組,小組成員除了每天交流分享學習,也可以設定感興趣的思政課題,對課題進行小組研究,在思政課堂上給全班同學做報告。多開展實踐活動,學生可以以個人名義或小組名義,進入到群眾中去,對自己感興趣的課題進行實地考察,在實踐中發現思政教學的魅力,從而提高對思政學習的熱情。
現代的信息技術非常發達,通過網絡可以使得學習變得隨時隨地,更加便捷。中職院校在進行思政教育時,可以利用網絡的優點,開展線上線下教學相結合的方式,不僅可以開展網課的教學,使學生可以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進行學習,也可以和高校網課網站聯動,推薦精品思政課程給中職學生。網絡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思政教學也可以通過當下比較熱門的微信公眾號、qq 群、抖音等進行傳播,對學生的思想進行正確的引導。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要用新的方式來為學生服務,使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的發展。中職學生作為未來國家建設中的棟梁之才,思政教育必不可少,只有深入學習思政,才能了解國內外形勢,堅定自己所要走的道路,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為將來更好的步入社會打下基礎,從而完成為國家建設出一份力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