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芳
(竹山縣麻家渡鎮中心學校,湖北 十堰 442212)
前言:在現今社會當中,由于多元文化本身具備較強的包容性和開放性,對于學生創新能力、辨別意識、獨立能力的培養有著獨特的優勢,也是促進學生三觀構建非常有效的素材。所以,初中教師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也應該將教育優勢不斷地展現出來。更好地應對多元文化的背景,使得學生的發展更加全面和綜合。
自改革開放以來,外國文化對我國人的文化帶來的沖擊是非常大的[1]。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上看,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對學生發展和成長帶來的影響是有利有弊的。但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由于學生正處在青春期的階段,在心理和心智上都尚未成熟,導致文化對其的影響比較大。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上看,初中階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依舊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和問題。如,雖然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動德育教育的地位明顯提高,但依舊有部分教師對德育教育的開展抱有忽視的態度。思政教育在實際的開展中依舊以理論為主,理論性過強,很難在實踐中讓學生實現加深和內涵。這樣就導致思政教育在實際的開展中處在一種形式主義上,很難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起到促進的作用,是教師在當前的文化背景下應該積極的改進和完善的。
在思政教學開展的過程中,要想達到理想的教育目標,首先就應該自己樹立起正確的文化觀念,并在日常的教育和引導的過程中讓學生對多元文化形態形成理解和包容的態度。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對文化形成正確的認知,使得學生的文化觀念及品格得到良好的生成。例如,在日常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以任務驅動的方式讓學生對國內外的一些社會熱點、時事新聞等進行關注。而在日常思政課程當中,教師也應該盡量為學生構建一個開放性的氛圍,可以使得某位學生對近期的文化方面的新聞進行播報,由大家一起探討,對見解和觀點進行發表。借助這樣的方式就可以使得學生的文化視野得到拓展,并可以使得學生在分析和理解的過程中輔助其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樹立等。從而在無形中讓學生可以對我國文化產生一種認同的心理,帶動學生愛國情懷的生成,使得學生在道德觀念和價值觀方面得到正確的形成。
在思政教學的開展中,教師也應該對文化內容進行篩選[2]。這樣才可以有的放矢,使得學生可以在生活更好地面對多元文化的背景和趨勢[3]。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該展現自己的作用,在面對多元文化的過程中應該樹立起開放和包容的心態。使得學生在接受教育和引導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教師應該對文化內容進行辨別和審視,將文化對學生發展的正面作用展現出來。例如,每逢節日,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對節目相關的歷史來源、民風民俗等資料進行查找,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進行查找和展示。此外,教師也可以為學生引入一些國外的傳統節日,讓學生感受到中外國家在節日文化方面的不同。使得學生消除崇洋媚外的心理,感受到我國的節日文化都是意義深遠的,更加有助于對文化的繼承和發揚。
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思政教師在開展日常的引導和教育的過程中也應該將學生的日常生活作為立足點,重視學生的規范養成,使得學生在成長和發展的過程中可以形成良好的言談舉止、思想觀念等,使得文化的正面導向作用展現出來。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教師可以引入國內外一些思想家、政治家的名言名句,在無形中更好地帶給學生影響和啟示。此外,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讓初中生閱讀一些國內外的優質書籍。如《論語》《童年》《魯濱孫漂流記》等。使得學生在接觸中外文化的過程中都可以對自己的言行起到導向的作用,使得教育教學在實際開展中的質量和效率得到不斷的提升。
在文化背景的影響下,初中教師在思政教育開展的過程中也應該加大評價體系的構建。應該使得評價在構建的過程中更加具備操作性、科學性等,更好地有助于教育和管理的開展。例如,在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應該加大考核,看思政教育引導能否讓學生構建正確的文化品格,讓學生可以對優質文化產生包容、理解、尊重的態度。此外,在日常教學的實際開展中,教師在教學中也應該改變以往急功近利的思想,應該將更多的關注點放置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全面發展上。使得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滿足時代發展,在將來更好的應對多元文化時代的挑戰。
結論:總之,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師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積極的應對時代發展,不斷的追求教學的完善和優化是非常重要的??梢允沟谜n程價值得到展現,是原本教學中的不足和問題得到改進,獲取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成效。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開展中就可以樹立文化觀念、加強內容篩選、重視規范養成、完善評價體系。使得教育教學的內涵和價值得到不斷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