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華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周莊中心小學,河北 保定 072450)
口語交際與語境是密不可分,從語言學上講,話語發生的場合,空間環境,往往包含與話語有關的潛在信息,課堂教學這種特殊的環境缺少造成了某些信息的缺失。因此,在口語交際教學中要注重語境的創設,如何解決有限的教學空間與無限的交際空間之間的矛盾、把課堂與生活有機整合、創設語境、使口語交際教學活動具有實踐意義呢?
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低下一項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師生缺乏正確的口語交際能力培養觀。由于小學生的年齡限制,在培養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時,起主要作用的是教師,但在平時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并不會刻意地培養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由于應試教育,教師和家長更注重學生的分數,所以平時教師的教育重點就是試卷上的內容,而口語,并不能直接在試卷上表達出來。因此,教師對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也失去了重視。
要想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必須要應用到詞語,并給學生多施加一些造句和組詞的訓練。但由于課程壓縮的時間比較緊,這些都被其他的環節給占據了,因此學生不會應用很多詞和句。比如:在課堂的口語交際訓練中,教師讓學生說說動物的故事,要求學生能夠有迅速的反應,在很短的時間內將說話的內容和語句考慮好。但是這樣的口語交際沒有具體的情境,口語訓練也失去了應有的意義,當課堂上沒有真實情境的時候,學生說的只會是大話和空話,難以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表達和流露出來。
很多學生沒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容易緊張和膽怯,因此很難順利同他人進行口語交際。小學生形成這樣的性格特征有很多原因,其中一個原因是從小時候開始膽子就不大,并且有一定的自卑心理。還有一個原因是有非常強的自尊心,太在意別人的看法,特別是一些情感心思比較細膩,又不善表達的女孩子。他們在生活中沒有什么可以表達自己的語言環境,時間一長,就慢慢變得不愛說話,甚至會自閉。因此,在教學中,幫助學生將心理障礙克服,是下一步要解決的難題。
口語交際是學生和學生之間進行溝通,是使用語言進行的思想交流,小學生年齡都非常小,也害怕說話因此很少愿意在陌生人或者多人面前說話,針對這樣的問題和現狀,教師就需要給學生營造出一個良好的說話環境,讓學生可以減少恐懼和戒備心理,去說話,敢說話。例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互動提問的方式與學生溝通,也可以通過課下聊天的方式去了解學生的興趣點,在課堂內外都給學生建立起興趣話題,讓學生參與到討論當中,各抒己見,共同發言。對于一些內心膽怯的學生教師采用鼓勵的方法,如一個相信的、鼓勵的、期待的眼神,一個手勢或者點頭等等都要讓學生感覺和教師之間的距離更加親近,在親其師信其道的背景下讓學生也愉快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課堂教學活動的良好開展,教師要使用賞識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鼓勵學生去發言也爭取可以使用贊揚的贊賞的眼光鼓勵學生,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敢于表達自己的見解。
合理安排口語交際課堂教學環節,是提升教學有效性的關鍵步驟。作為小學教師,要明確小學生現階段的身心發育特征,以及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缺陷。小學階段孩子們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較差,本身的學習目的也不明確,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對口語交際課程產生足夠的重視,其次在選擇教學方法時要充分地考慮小學階段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不能一味追求教學方式的多樣化,關鍵在于要讓學生了解口語交際教學的趣味性和實用性,如生活化教學方式、游戲化教學方式等。通過這樣生活化、簡單的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們知道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且也進一步地學會了傾聽,使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這對提升口語交際教學的有效性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僅僅依靠課內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引導學生運用課內學到的口語交際知識,積極主動地在社會生活中進行實踐。而豐富多彩的生活又給口語交際教學提供了活水源泉。因此,教師要主動幫助學生巧搭口語交際的“舞臺”,創設富有時代感和濃郁的生活情趣的語境,讓學生在多姿多彩的生活“舞臺”中觀察、表達,在活動中發展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如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一口語交際“我們的課余生活”時,讓學生先說說發生在課余中有趣的事情,自己的事、他人的事都可以說,激發了學生說的興趣,再接著讓其說說這些活動中的收獲時,他們也說有話可說了,最后引導其學會如何安排課余生活。既鍛煉了口語表達,又學到了生活知識。
在現階段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作為教師要充分地認識到口語交際教學的重要性,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豐富教學內容,從多方面共同努力,提升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