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會敏
(河北省霸州市勝芳北環路小學,河北 霸州 065701)
作文是運用書面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的一種形式。學生要寫好作文,少不了老師的訓練。作文訓練是以學生學習和掌握書面語言為表達形式,以培養學生作文能力為主要目的的教學活動,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實際的作文教學中,很多老師就只是布置一道作文題目叫學生自己寫,可是怎樣去寫好這篇作文,老師不做分析和講解,學生東拼西湊,結果是文不對題。那么,在作文教學中,怎樣訓練才能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呢?
寫作的素材來源于生活。小學生作文要“具有真實的內容”,而且要求內容要具體,這就要搜集、積累大量的素材。這些寫作的素材是從日常的生活實踐中來的,要培養學生搜集、積累作文素材的能力。培養這種能力方法多種:
(一)引導學生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對發生在身邊的事物進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見解,寫下觀察記錄。如,人物的神態、動作、心理、語言、生活習慣等,觀察要入微,寫的作文才有血有肉。
(二)擴大閱讀范圍,向學生介紹有益的書刊,要求摘錄好詞、好句,為自己習作時靈活運用。對能靈活運用這些好詞、好句的學生給予表揚鼓勵,從而激發學生愛讀書,養成的良好的練筆習慣。
(三)有計劃地設計開展豐富多彩的語言課外活動,寓作文教學于實踐活動之中。如,教師在布置學生寫《記一次有趣的活動》之前,讓學生開展“擊鼓傳花”活動,作文時,有位學生寫道:“……鼓聲又一次響起來了,我暗暗慶幸,今天的運氣真好,紅花始終沒有落在我的眼前。正想著,紅花又一次傳到我面前,還沒來得及往下傳,可該死的鼓聲卻停下來了。我的心怦怦直跳,臉一下子紅到了耳根。心想,唉!要是剛才快點往下傳就好了……‘表演節目’,快,快!幾個調皮鬼正在起哄著。同時班上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我只好壯大膽子來到同學中間表演節目……”這位學生把擊鼓傳花“活動”的細節及內心感受表達出來,讓人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通過親身經歷,積累了豐富的寫作素材,作文時就不會無話可寫了。
學生的年齡階段不同,思維訓練的著重點和訓練方式也不同。小學生主要的是訓練形象思維。小學的作文訓練主要是以記敘文為主,寫記敘文就離不開想象和聯想等形象思維。平時,我們要求學生在短短的40 分鐘內寫好一篇記敘文,如果學生沒有扎實的形象思維能力,怎么會完成呢?因此,我們必須加強對學生形象思維的訓練。形象思維訓練的方法之一就是有目的地指導學生觀察事物的基本形象,經常組織學生參觀、訪問。并將這些觀察和走訪所得記在心頭,然后寫好回憶錄,回憶錄的寫作過程實際上就是訓練形象思維的過程。老師對這項工作要常抓不懈,總之,通過訓練后,要達到開拓學生思維的目的,使學生變得思維敏捷。想象豐富,對作文題反應迅速,寫作時思路活躍。只有這樣訓練,學生的課堂作文才能完成。
寫作技巧是作文成功的保證。作文技巧訓練的基本方法是專題指導,講練結合。在作文教學中,要讓學生知道每個作文題目中的“題眼”,學生掌握了“題眼”,就能很快地確定寫作的主題。另外,教會學生根據題目要求和“題眼”,擬出寫作提綱,有了寫作提綱,就有了寫作思路,就確定了文章的布局和結構。這樣一篇文章大體輪廓很快地就在學生頭腦里出現了,然后學生根據自己掌握的素材和豐富的語言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表達出來,一篇完美的文章很快地就形成了。除此之外,對審題、立意、布局謀篇、修改等技巧,進行分析、歸納、總結、指導。對學生在作文時容易出現的“短路”、跑題、空洞、松散、結構混亂、詞不達意等現象進行舉例說明,分析講解。讓學生牢固地掌握寫作技巧,提高寫作水平。
要想寫好文章,它的前提首先是有豐富的閱讀量、積累豐富的詞匯、模擬情境等。為了有重點地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寫作水平得以提高,我在平時注意為學生搜集適合他們閱讀的兒歌、童話、故事等,把這些文章裝訂成冊,發給學生,讓他們去閱讀,去理解,去體會,并嘗試他們的寫作方法,去寫一寫。“學一學”也可說是模仿,它的特點在于針對性強,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又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對于初學寫作的學生來講,我們應積極提倡模仿和借鑒范文,培養好文風。即使剛模仿時比較機械,也應加以肯定。如:我班有位小朋友在讀完了我為他們搜集來的《天上也有動物》這篇文章以后,學習小作者的寫作方法,一口氣寫下了《我喜歡的動物》,雖然句子不是很優美,但從中可以感受到孩子對寫作發自內心的喜愛,那足以讓老師感到欣慰,在學生心中的那根“作弦”終于把他撥動了。
小學生習作,初稿完成以后,常常表現出完事、滿足、喜悅等心理,至于文章是否達到了習作要求,存在什么不足,是否還要修改,怎樣修改,自己心中無數,以為這是完成了一件大事。由于小學生作文過程是學生認識事物和表達事物的認識過程,而這兩方面反映在“作”和“改”中,才算是完整的過程,又是對生活的深化認識過程。因此,“改”的過程既是完善“作”的過程,又是對生活的深化認識過程。要使學生改好自己的作文,就必須引導學生逐詞逐句對照習作要求進行檢查,做到精益求精,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并能自己修改的能力。啟發學生認真逐句、逐段閱讀習作,從讀中發現問題。如,文中的標點符號對不對,有無寫錯別字,句子是否通順,條理是否清楚,是否按要求寫。通過修改自己的作文,使文章符合習作的要求。這樣著力培養學生“改”的能力,克服傳統作文中學生只知“作”不知“改”的弊端,使學生不但會寫,而且會改。
總之,作文訓練的形式還很多,在作文教學中,我們必須樹立新觀念,大膽創新,采用各種訓練形式,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