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瑞
(河北省黃驊市常郭鎮趙子札學校,河北 黃驊 061100)
從目前的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實際來看,主要是進行課文內容的理解以及誦讀、背誦美文佳句,課后作業一般也是背誦、默寫生詞、做練習冊上的習題,對于課文寫作特點的講解不足,寫作訓練幾乎不涉及。很多情況下,學生雖然背誦了不少美文佳句,但是在寫作文的時候依然無話可說、無詞可用。小學六年所學的課文數量很大,每年大約能學習五六十篇,在加上課外讀物,小學生的閱讀量其實很大,但是在寫作文時依然會出現語句不通、內容干澀的情況,從根本上來說就是因為沒有學以致用,教師沒有及時引導學生將做學的知識轉化為表達能力。
目前,小學語文課堂上讀課文、理解課文,默寫生字詞、課文是教學的重點;學生除了回答老師的問題之外,說話的機會很少;而且學校組織的各類考試、競賽等也大部分是考察學生的讀寫背誦能力,對于聽說能力的考察幾乎很少。這些都導致學生說話缺乏連貫性和邏輯性,表達能力不過關。從語言文字發展的歷史進程來看,口語先于書面語而產生,書面語的發展是以口語為基礎和源泉的,也就說口語是第一性的,書面語是第二性的,一般口語表達能力提高了,書面表達能力也會隨之提高。而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忽視聽說能力的培養,阻礙了小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發展。
根據我國學者劉淼所提出的寫作心理三級轉換理論,作文是由思維到表達的心理過程,要經過由三級轉換:第一級是由于語言思維向內部語言轉換,第二級是由內部語言向外部語言轉換,第三級是由外部語言向合格言語轉換;口頭語言表達只需要經過二級轉換,而書面語言表達需要經過三級轉換,即作文需要對不符合書面語言表達規范的部分進行篩選、加工,形成規范化的語言。
根據該理論可知,由于口語和書面表達都需要經過一二級轉化,進行口語表達的訓練,有利于書面表達水平的提升;另外,由于口語表達只需要經過二級轉化,在作文教學中先進行口語表達的訓練,學生只需要經過兩級轉化,作文寫作難度就降低了。由此可見,通過加強口頭作文訓練,實現說寫結合,能夠更為有效的提升小學生的作文水平。
首先,教師可以利用課前幾分鐘進行口頭作文訓練,口語訓練需要學生邊想邊說,對學生思維有較高要求,能夠鍛煉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和敏捷性,經過長期訓練能夠使學生語言具有邏輯性和條理性,為作文寫作打下堅實基礎。其次,黑設置課堂教學,實現說寫的有機結合,比如在課文《燕子》中有描寫燕子的漂亮語句,如“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借助這些語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心中的小燕子形象是什么樣的,然后讓學生將自己使用的詞語與課文中的詞語進行對比,最后讓學生討論除了小燕子還喜歡什么樣的鳥兒,用口頭話先說出來,再寫到作業本上。最后,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創設說話情境,激發學生說話的欲望,比如通過聯系現實生活來創設情景,通過實物演示來展示情景,通過圖畫來再現情景,借助語言來描繪情境,播放音樂來渲染情境,還可以通過角色扮演來體會情境等,將這些方法靈活的運用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置身于真切的情境當中,激發學生張口說話的欲望,從而進行口頭作文練習。
第一,可以通過摹仿促說寫,選取語文課文中精彩的、具有明顯特征的句段,在理解分析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找準模仿的“點”,進行口頭或書面表達。比如《翠鳥》一篇中寫到:“它長得可真漂亮,頭上的羽毛...,背上的羽毛像...,腹部的羽毛像...,一雙透亮靈活的眼睛下面,長著一張又尖又長的嘴?!边@段描寫不僅語言精彩,且有著清晰的條理,可以讓學生邊讀邊體味,讓學生按照“它長得.....頭上...背上...腹部...眼睛...”的描寫順序對自己熟悉的小動物進行口頭描述,從而鍛煉學生的口頭作文能力,最后再將自己所說的整理到作業本上。第二,通過靈活多樣的方式,對課文內容進行口述,可以讓學生以接龍的方式,每人口述一段或幾段來對整片文章進行口述,也可以轉換人稱的方式來口述,比如對《烏鴉和狐貍》一人,可以讓兩個學生分別以第一人稱來口述烏鴉和狐貍的話語,通過模仿它們的語氣語調,整個故事更加鮮活生動。第三,口述作文思路,教師引導學生圍繞作文主題展開討論,能夠調動口頭語言的思維功能,幫助小學生走出模糊、混沌的思維困境;通過口述作文思路,讓思維過程外化為具體的口頭描述,能夠使之更為清晰準確,為作文打下良好基礎。
說寫水平的提高固然離不開良好的方法和不斷的訓練,同時也需要加強語言基礎素材的積累,特別是生活語言素材的積累,這不僅要求學生平時要多用心,而且教師要在課堂上抓住相關時機,引導學生來體會生活語言的魅力,讓學生將所積累的素顏素材靈活運用起來。生活語言素材的積累,不僅要積累群眾口語,也要大眾傳媒語言,既要有生動鮮活、直白明快的語言,也要有具有時代氣息和時尚感的語言積累,真正做到語言的豐富和多樣,從而為作文表達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