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第三實驗小學,河北 秦皇島 066500)
品德是一個人的根本,對學生良好品德的塑造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滲透在每個教學環節之中。就作文教學而言,有專著認為作文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并進一步要求“把作文過程當作道德情趣高尚化的過程,是靈魂凈化的過程?!蹦敲矗绾瓮ㄟ^作文訓練,使學生運用恰當的語言文字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觀點、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從而在生活實踐中規范其行為,這是我們廣大語文教師不斷努力探索的課題。本人認為,在作文教學中,要嚴格遵循葉圣陶先生倡導的“教作文與教做人的統一”的教學思想,堅持文品與人品的結合,抓住契機,及時地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寓育人于作文教學之中。
國內外的大量研究證明,教師人格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所以教師要自覺、積極地自我塑造,使自己成為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學識功底厚實、熱愛學生的人。如在交流《一件令人難忘的事》這篇文章時,我不僅僅停留在文章真實才能感動人的教育上,還在班級中針對這件事展開了討論。在七嘴八舌的議論中,有一位同學流淚了,班長流淚了……整個過程,我始終沒有發表自己的觀點,只是傾聽,再傾聽,心緒被學生感染著、激動著。此時無聲勝有聲,教師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和善待學生錯誤的理念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學生;學生受到教師責任心的感染,從而認真、負責地從事學習,相信會逐漸形成有責任心的人格;而觸動孩子們自己心靈的對話,在他們的心靈中培植了真、善、美的幼苗,讓他們漸漸學會欣賞、學會分享、學會贊美、學會感恩。
首先,轉變教育理念,這是關鍵所在。作文是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一種工具,但現在卻更多地異化為德育目的為主,總把作文看成德育的試驗田。要提倡簡簡單單寫作文,遠離功利和市儈。其次,轉變教育評價模式,這是重要措施。作文首重誠信,如果老師評價失衡,造假作文屢得高分,那么“造假”之風會迅速蔓延,倘若學生嘗到甜頭,再借助網絡,恐怕會“假風”盛行。在千篇一律的“優秀范文”的引導下,學生們除了只會胡編亂湊,恐怕連基本的作文都不會寫了。再次,轉變教師指導寫作的模式,這是必要手段。鼓勵學生走進社會,豐富寫作素材,讓學生有所寫。作文不是空船,它承載著思想和情感,船內必須有新貨,有真貨,這種貨的儲備是作文的基石,它依賴于對生活的觀察和感悟?,F在學生的生活兩點一線,除了學習還是學習,沒有時間外出長見識、開眼界。試問在這種環境中,怎么會有真實的、感人的題材,不編行嗎?若讓學生帶著任務走進社會,有目的地觀察、體驗社會,才會真正體驗到社會原來很“精彩”,就沒有編的必要了。
作文教學的任務之一是引導學生認識社會,所以培養他們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把教書和育人結合起來的關鍵。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可通過以下四個途徑:一是閱讀優秀的文章,觀看優秀的電視節目。二是多接觸先進人物,參加一些有益的社會活動。比如,在欽州市欽北區農機局到我校開展“農機安全進校園”宣傳活動時,我先組織學生聆聽農機局領導通過事故案例所做的農機法律法規和農機安全生產知識報告,再讓學生和農機局的領導干部一邊認真觀看警示圖片,一邊用心交流,從而使學生深深認識到拖拉機不能搭客等相關知識,最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切身體驗寫出聽后感或觀后感,效果很好。三是我們還可以帶孩子走出去觀察大自然,讓孩子在游歷中增長見識。比如,我組織學生去欽州三娘灣,事后,黃雯雯一口氣寫下了充分體現了自己熱愛動物,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的《我終于見到了白海豚》《撿貝殼的樂趣》兩篇文章;再如,我們去了八寨溝,回來后,同學們興致勃勃地寫了《我發現八寨溝的秘密》《我和千年樹照相》《我領略到了將軍潭的風采》等一篇篇洋溢孩子們熱愛大自然情感的佳作。四是我們還可以想方設法讓依依多經歷一些事情,為她創造體驗新鮮事物的機會,比如讓他們為五保老人洗衣服,增長尊老愛幼的思想意識;讓他們到大街或馬路上打掃衛生,他們就會從小養成愛清潔的良好習慣,讓他們去田間參加勞動,體會勞動的艱辛,從而樹立起熱愛勞動,珍惜糧食的思想品格。
作文教學實施德育是學校整體改革的組成部分。作文教學必須同校、班、隊活動緊密結合,才能贏得更多的寫作素材,并通過寫作訓練項目和深化校、班、隊活動的教育效果。比如,上學期開學初,欽州市欽北區團委號召全區學生為貧困山區的小朋友捐款獻愛心活動。我抓住這個機會給學生講述貧困山區的文化經濟落后,小孩子們很想也很需要讀書、學習,但他們沒有錢買書,號召大家為山區小朋友捐款,幫助他們上學。同學們都紛紛捐出自己的零用錢。結合這次捐款活動,我又組織學生寫《我為山區小朋友獻愛心》的作文。事前,我不但引導學生踴躍捐款,而且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同學們捐款的場面,然后把自己的所見、所感寫下來。這樣做,目的是培養學生心懷寬廣,目光朝遠看,讓他們在參與活動和寫作實踐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使他們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祖國,養成從小關心他人的好習慣,將來在社會上成為有用之才。
總之,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應著眼于學生的未來,用素質教育的要求,加強思想道德品質的滲透,要在實踐中不斷地探索、研究和積累,強化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德育教育與作文教學融為一體,將寓德于教落到實處,真正達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境界,為培養適應城市化背景下的社會建設所需要的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