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悅欣
(河北省固安縣第二小學,河北 固安 065500)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會充分調動人們的思想與行為,促使人們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v觀歷史,國內外眾多大師偉人都提出了類似的觀點,人們耳熟能詳的就有我國的“至圣先師”孔子所講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放眼現在,從教育開始普及,走向系統化、規范化,更是涌現出一批投身于教育教學研究的專家學者們,進行了興趣對于教學質量影響的思索與實踐;展望未來,物質基礎、國民綜合素質不斷提升,教學理論愈發豐富,教學手段更加多樣,有了充足的外部條件作基礎,就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注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那么,具體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該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在注重提升自身職業素養、知識儲備的前提下,教師必須要意識到不能再以講授知識作為自身的主要職責和目的,要學會通過課堂語言的表述、肢體動作的展現,運用眼神的交流、語音語調表情動作等方面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例如在拼音教學中,可以通過創設生活情境,將韻母、聲母、整體認讀音節比作拼音王國中的三大家族導入新課,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在生字教學中,開啟小戰士在生字王國打怪獸的模式,營造了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在練習鞏固時,設置小小偵探去王國里探險的情境,成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對于小學生來說,多使用兒童性語言串聯課堂結構能夠調動學生興趣,例如“我們像小戰士打敗怪獸一樣擊敗了很多難寫的生字”“韻母媽媽給寶寶買了小帽子”等,提高了課堂質量。
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在教育活動中起著主導作用,這就要求教師要熟識不同年齡段、不同學生的發展規律與身心發展特點,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具體到熟悉課堂中的每一個學生,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建立起一個舒服的課堂氛圍,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新版小學人教版教材無論是從內容的選取還是呈現方式上,無不在體現著為學生發展服務的理念,在遵循科學性、思想性的基礎上,圖文并茂、直觀形象、生動有趣,符合發展現狀,貼近學生生活,更加注重實踐性、綜合性與創造性。教學設計的對象是學生,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熟識教材,正確處理教材內容,還要做好教材設計工作,從而展開教學工作。這也就要求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與生活經驗尋找學生的興趣點,設計出富有情趣的教學活動,向學生提供參加活動的機會,從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與好奇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掌握知識、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發掘教材的魅力,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擴大課堂信息容量,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最大程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質量。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教學《在牛肚子里旅行》這一課時,我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通過分角色朗讀、小組合作、討論探究等方式展開,要求學生邊讀邊想象并加以思考,根據新課標要求引導學生在讀課題后質疑:讀完課題后,你想提出什么問題?(指名說:誰在牛肚子里旅行?為什么會在牛肚子里旅行?怎樣在牛肚子里旅行?)學生產生了問題意識,才會產生解決問題的需要,培養了學生善于思考、主動發現問題的好習慣,從而達到突破教學重難點的目的。
學生是正在成長著的人,是學習的主體,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依據小學階段的學生發展特點,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獨立性、發展性和差異性,恰當處理教育教學中的師生關系。目前,我國實施的素質教育不僅僅是面向全體學生,更是要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教師應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規律及其成長教育環境,探討適合激發學生潛能的心理路徑,從知、情、意多角度激發學生興趣點,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拓展學生的認知度,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打造高效課堂。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三者中只有教材是靜態存在的,教師和學生都是動態變化的,無時無刻不在改變,想要做好教學,就需要將三者有機結合起來,缺一不可。忽視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心中只有教材,就會導致教師付出的多,學生學到的少;忽視教師的主導性,則會導致課堂氛圍復雜;忽視教材的系統性、科學性,這將導致學生學到的知識雜亂無章。要想做到三者的有機結合,教師要從教材出發,熟悉教材、掌握教材,同時要熟知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熟悉班級中學生的已有知識儲備及生活成長環境,以此為基礎展開進行教學設計、開展課堂教學活動。
還需要注意的是,學習的主體是學生,一切的教學設計、教學活動都是為了學生而作,如何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有意義的獲取知識,就需要教師主動去建立起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淡化常規的教書意識,組織引導成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把控好整體的教學節奏。再通過搭建一個公平的舞臺,利用生動形象、富有趣味的教學活動,鼓勵、嘉獎等手段,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把握住展示自己的機會,從而使學生用有意義的方式進行學習,有意義的掌握學習內容。最終,達到教師、教材和學生的有機結合。
因此,在課堂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十分有必要的,有利于讓學生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學會自主、合作與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合作性與創造性,大大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