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玉娟
(鎮江三新供電服務有限公司揚中分公司,江蘇 揚中 212200)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的經濟實力、綜合國力逐漸提高,社會對于電力的需求量不斷增加,致使我國電力行業領域的競爭愈發激烈,而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一些電力企業對電力營銷服務管理大加重視,通過優質服務而提高客戶的滿意度,以此增加用戶量。
很多時候,供電企業在做電費回收風險預測時需要處理的數據有很多,很容易因為企業內部管理問題而出現疏忽。在企業內部銷售信息系統中,會根據用戶類型紀錄一些相應的客戶信息。其中用戶類型范圍很廣,其中包含企業用戶、集團用戶、個人用戶以及政府等事業單位用戶。這些不同的用戶類型都會對數據挖掘產生影響。而在很多時候,拖欠電費多為一些企業用戶,個人用戶因其底層基數很大,對電費回收風險影響較弱。而政府部門等機關部門他們在社會責任體系較強,所以在電費回收時影響就更小。
在企業外部影響因素中包含企業基本信息。例如企業名稱、經營范圍、法人、注冊資本、稅號等信息,來源于工商管理局系統,同時還需要來源于征信系統的企業法人征信信息,稅務局系統的納稅證明信息,銀行系統的貸款信息及還款信息,企業經營狀況、宏觀經濟因素(資訊、視頻、圖片等)以及特定行業影響因素(比如農產品加工企業,需要考慮氣候、產能等因素)主要從網絡途徑獲取,考慮外部因素的難度主要在于有效數據的獲取和篩查。
目前,企業在電費回收風險管理中,隨著國家政策以及相應收費制度的改變,供電企業部門管理上還存有一些低效率,而當前經濟變化讓電費回收風險預測變得更加困難。一是從政府層面看,節能減排、關停高危企業、高耗能企業政策對某些行業進行限制,勢必對其經濟效益產生影響。公司層面,加強了對電費回收率的考核,則亟需加強對電費回收風險的預判,確保電費回收率。二是非標準經濟行為將增加電力復蘇的風險,比如三角債務和其他經濟現象。同時,在經濟發展不樂觀的情況下,一些客戶的融資困難會導致企業效率下降,資本周轉能力降低,可能導致拖欠的風險。三是社會用電作為一種特殊產品,“先用電、后付費”信用已經深入人心,因此供電企業面臨的信用風險始終存在。電力客戶法律意識淡薄,個別客戶故意拖欠電費、惡意逃繳電費時有發生。四是從技術層面看,現有支付渠道建設雖然非常豐富,但效率不高,缺乏對各客戶群體支付特點和渠道管理數據的深入分析。所以運用大數據挖掘技術,可以多維度全景式分析電費回收情況,優化電費回收預測模式,讓電費回收風險降低。
基于上述所進行的電力營銷中電費風險分析,我們著重認識到電費風險對及電力企業的危害性,所以要對此進行風險控制,進而降低電費風險對電力營銷所產生的不利影響,其電力營銷中電費風險管理措施如下。
對于電力營銷中電費風險管理措施,首先是要提高電費風險意識,使電力企業充分認識到電費風險所帶來的影響,進而真正地把電費風險管理措施落實到位,最大程度地降低因電費風險所導致的損失,比如對電費風險進行管控,可以通過集中或遠程抄表體系來進行風險規避,或是將其抄表業務分包而進行風險轉移,另外,我們還要對抄表人員的業務水平進行培訓,將其業務能力提升更高的檔次,從而控制因抄表錯誤而產生的電費風險。
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電力營銷中電費風險,我們要建立電費風險控制框架,通過層層防線關卡而將電費風險降到最低。其防線可分為兩層,第一層是直接接觸電費的相關職能部門,通過這一環節的風險控制而確保電費全額收取,避免拖欠電費情況的發生,也避免相關人員自身的中飽私囊,第二層是管理風險委員會,通過專門人員具體負責風險管理體制。
為了將電力營銷中電費風險管理措施更好落實,我們要構建電費風險信息控制系統,通過對各方面風險原始數據的分析而制定下一步電費風險的改進措施,除此之外,全面風險數據在各個部門之間的共享,還大大增加了電力企業工作人員對電費風險的了解與掌握。
總結:總的來說,電力營銷中電費風險管理對其電力產業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不僅保證電力產業的經濟水平,還保障社會中電力的正常運行以及電力市場的可持續發展,雖然電費風險多樣,不同程度的影響電力產業的運行發展,但我相信,通過提高電費風險意識、建立電費風險控制框架、構建電費風險信息控制系統等手段,一定可以把電費風險控制在電力產業可承受范圍之內,從而保證電力產業的正常發展,提高電力產業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