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艷
(山東省招遠市泉山學校,山東 煙臺 265400)
微課是信息時代下的產物,通過微課的應用更有利于對初中語文課程的豐富和完善,進而使語文課程符合教學要求。在微課的制作中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等,將視頻以動畫或者漫畫的形式展現。微課短小精練,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改善傳統教學中存在的不足。而且微課教學方式也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由線下轉移到線上,由固定的課堂轉移到任何時間和地點,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學習機會,同時豐富的內容也拓展了學生的視野,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的知識獲取主要是通過教師的講解以及課本內容的學習,課外資料也只是圖書館中的紙質資料,導致學生接觸的學習資源有限。隨著微課的發展,教師獲取資源的途徑也更加多元化,學生的學習不再局限于課堂和教師的講解,還可以通過微課觀看全國各地教師的課程,進而豐富初中語文的教學內容,有利于學生多元化思維模式的發展。
微課資源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并沒有固定的程序和步驟,其可以應用到學生的課前預習中,作為對課堂教學的熟悉、講解和說明,同時也可以應用到課后的復習中,作為對學習的鞏固、總結。通過學生的課下預習和復習,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課程內容,進而減少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時間,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提升語文教學效率,同時也有利于拓展語文知識的廣度,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整合和內化。
在中學語文知識的應用探討當中,教師可以總結語文知識的類型,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以及學生在課堂上出現問題的關鍵點進行微課的制作。使微課視頻的設計在新穎獨特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基礎之上更加貼近學生實際的學習習慣。中學生的好奇心很強,對任何事都充滿求知的欲望,但是中學階段的學生注意力也很容易分散,對于自己不喜歡的或是感到厭煩的事物就會提不起興趣。而語文知識對于中學生而言是比較難于理解的知識,所以教師免不了因為怕學生聽不懂而重復,但是這樣就會加深學生的厭惡感。如果將語文知識制作成視頻樣式,以動態的效果將語文知識呈現在學生面前,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已知條件過于復雜和抽象導致無法理解題目的困擾,而且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微課教學的素材可以供學生反復使用,如果學生對于某道例題還是不能完全理解,那么學生可以將這道題目進行下載,在自己認為合適的時間再次觀看,教師可以減少重復的次數,降低負擔,學生也不會因為語文知識的復雜而討厭學習語文,同時也會使學習效率得到提升。
新課改的背景下,雖然初中語文教學的形式越來越多樣化,但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是以教材為中心的,同時結合教學目標對教學形式進行創新,所以說教學形式只是教學活動開展的一種手段。這也說明在微課教學中,微課資源的開發還需要基于教材,這也是微課教學的基本要求。同時教材中也蘊含著很多經典的教學內容。
初中學生相對于小學生來說,自控能力較好,但是在思維拓展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外閱讀以及實踐活動中,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在全民閱讀的背景下,各個中學也開展了課外閱讀活動,同時也為學生推薦了必讀的優秀書籍,并制訂了科學的閱讀計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外閱讀中,提升學生對知識認識的深度和廣度,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目前微課已經成為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教學方式,通過微課的應用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微課的應用可以使語文教學內容更加直觀、形象地展現出來。此外,微課本身具有容量小、時間短和形象的優勢,通過與教學活動的結合,有利于教師更好地創設教學情境,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看云識天氣》這篇文章,主要講述的是通過對云形態以及顏色等方面的觀察辨別天氣。教師就可以通過微課的形式將各種形態的云直觀地展示出來,并配上相對應的天氣的文字解說,在講授的過程中為學生提供更直觀的視覺享受,同時也提升學生的觀察力,進而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微課的針對性強,其可以只針對一個知識點或者一段內容進行講解,進而使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更加清晰、明確。比如在學習我的叔叔于勒這篇課文的過程中,其中有幾處難點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顯得比較吃力。如文中有描寫大海的部分,作者描述大海的意義并不是為了簡單的景物描寫,而是為了凸顯更深層次的意境。因此教師在微課的制作中就可以根據作者所描述的句子配上對應的大海圖片,學生可以觀察深邃蔚藍的大海與晦暗陰沉的大海間的區別,以及看到這兩幅圖片的感受對比。通過對圖片的直觀觀察也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心情,使學生與作者間產生情感共鳴,通過這種海景的對比,烘托文章主題。
綜上所述,微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對初中語文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開拓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建立系統的知識結構,并對知識進行有效地吸收,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所以教師還需要注重加強對微課資源的開發,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