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
(鹽亭縣融媒體中心,四川 綿陽 621600)
融媒體即是把以互聯網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媒體和以電視、廣播為代表的傳統媒體充分融合,以促進媒體行業的創新發展。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有機融合進一步擴展了新聞信息傳播途徑,創新改革了新聞信息傳播方式,因此在新形勢下新聞工作者也必須要不斷提升自身職業素養,以便更好地開展各項工作。
在融媒體時代下,新聞工作者必須要堅持做到與時俱進,努力提高自身職業素養。近年來由于新媒體的沖擊和影響,傳統媒體的受眾群體逐漸減少,導致傳統新聞媒體面臨著很大的發展壓力,因此新聞工作者應當努力促進媒體融合,不斷創新改革工作方式,提升傳統媒體競爭力,吸引更多受眾的關注與支持,促進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共同發展。
隨著微博、抖音、自媒體以及各種新媒體介質的紛紛涌現,也受到了諸多受眾的青睞與支持,新媒體的發展不但轉變了傳統的新聞獲取方式,也讓我們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局限獲取最新的新聞信息,直接參與到新聞互動中來。但與此同時,傳統媒體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當前很多新聞媒體都面臨著發展的轉折點,承受著非常大的生存與競爭壓力,因此新聞工作者必須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職業素養,增強專業素質能力與工作水平,進一步推動媒體融合,實現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合作與共贏[1]。
綜上所述,在融媒體時代下,傳統新聞媒體面臨重要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新聞工作者應當真正認識到融媒體發展的特征,盡快轉變思想觀念,推進工作方式的創新與改革,制作出更多優質的新聞節目,以吸引更多的受眾。
首先,應當始終堅持以受眾為中心,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受眾與用戶都處在被動狀態,而在融媒體時代受眾用戶的主體地位更加突出,他們不但能夠直接參與新聞信息的制作與生產過程,還能夠自主選擇媒體。因此新聞工作者必須要主動適應這一變化,在實際工作中真正堅持以用戶為中心,結合受眾與用戶的不同需求來制作生產更多有意義的新聞產品;其次,要主動樹立融媒體意識,融媒體屬于現代媒體發展的必然趨勢,它指的是多元化的媒介內容、豐富的媒體形式以及不同新聞信息傳播渠道的融合,新聞工作者必須要轉變傳統思維,樹立更加立體化的思維方式,轉變過去那種條塊分割的工作模式,積極適應時代的發展與變化;最后,應當主動樹立市場意識,新聞工作者過去往往強調新聞內容質量而忽略了市場因素的影響,在融媒體時代下,新聞受眾的主體地位更加突出,他們的習慣與需求對新聞傳播效果會帶來很大影響,優秀的新聞工作者不單單要確保新聞信息的準確與新穎,還需要具備敏銳的市場觀察力,第一時間掌握受眾需求,了解市場變化情況,對自身工作進行優化與調整[2]。
第一,應當做到實時行動。當新聞事件出現之后,新聞工作者應當在融媒體指揮中心的統一調度下及時行動,確保做到前后銜接、工作有序;第二,要強調多方互動,大多數新聞事件的發生地點和事件表現出不確定性,因此需要更大范圍地設置新聞采訪點,構建完善新聞稿件及時長傳機制。在今天這樣一個網絡時代下,新聞工作者必須要能夠適應并勝任多點聯動的工作模式,在互聯互通中做好新聞工作,盡可能在更短的事件內了解新聞事件的所有信息,同時依靠不同點位聯動的力量搜集新聞線索,進一步拓展新聞事件現場信息搜集的半徑,促進新聞工作效率的提升;第三,應當強調溝通互動,新聞工作者從新聞節目的策劃、制作、發布等整個流程都應當積極和受眾進行溝通聯系,要樹立互動意識,真正讓受眾參與到新聞中來,從而提升新聞節目的吸引力。
一方面應當努力學習鉆研專業知識,打牢業務基礎。對于融媒體時代的新聞工作而言,我們必須要注重實踐,借助于各種方式來學習新的新聞專業知識,建立更加現代化的新聞知識理論框架并將其應用到實踐工作中來。新聞工作者的基礎業務水平直接關系到自身工作的開展,通常來說應當在熟練做好采訪、編輯和評論工作之后,進一步促進自身新聞專業素養的學習和提升,不斷培養自己的高級業務能力,樹立創新思想觀念,讓制作出的新聞內容更具有價值和意義。另一方面要真正發揮出“傳幫帶”的作用,要積極主動地向一些專業素質能力較強,工作經驗更加豐富的老一輩新聞工作者取經,學習他們好的工作方法和經驗。傳幫帶屬于應用較為普遍的模式,其本質是讓老員工帶教新員工,在融媒體時代下也應當靈活應用這一模式,讓經驗豐富的老一輩新聞工作者向青年職工傳授工作技巧和方法,讓青年新聞工作者指導告知老前輩現代信息技術的使用操作,讓老一輩與新生代新聞工作者都能夠獲得進步與提升,從而確保新聞工作的高效開展。
總而言之,在融媒體時代下,新聞工作者應當努力增強自身職業素養,結合新形勢的發展,積極應用新媒體技術方法,不斷促進新聞節目內容和形式的優化與創新,制作更多高水平的新聞節目,促進和新媒體之間的融合發展,不斷拓展傳統媒體的新聞傳播渠道,這不僅僅是融媒體時代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新聞工作者的歷史使命與重要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