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南
(北京廣播電視臺,北京 100022)
廣播電視是最為傳統的大眾傳播形式之一,在很長時間內占據著我國信息傳播的核心地位。但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我們充分感受到了新媒體所帶來的巨大便利,這也就要求傳統媒體必須做出新的改變來適應當前的時代需求,借助新媒體優勢來解決發展道路上的困難。
與新媒體方式相比,傳統媒體的可信程度與權威性相對較高,其專業程度與精細化程度是新媒體技術無法達到的。主要體現在:1.較高的專業水準。例如,在電視新聞節目制作過程中,傳統的專業電視新聞制作團隊能夠為其提供明顯優勢。由于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較高,所以進行欄目包裝與節目錄制時,能夠進一步展現出傳統媒體的權威性。2.品牌價值較高。傳統媒體的節目大多經歷過長期的播放,擁有穩定的觀眾群體。從塑造品牌價值角度講,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身特色,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影響力,這也是傳統媒體的獨特魅力所在。3.較高的嚴謹性。新媒體的網絡審核問題一直得不到根本性解決,但是在傳統媒體節目的呈現需要記者、責編、主編等負責任的層層把關,數據的來源都有科學依據。與此同時,在信息的論證方面,也真正實現了公正、嚴謹、客觀。
新媒體的主要特點包括:互動性高、及時性強、門檻低、費用少等。一般而言,電視節目的錄制、剪輯、播放工序一般需要較長的時間周期。對于新媒體方式而言,其整體制作周期較短,新聞信息能夠依靠圖片、視頻等豐富多樣的形式在很短時間內進行傳播。一般情況下,從作者編輯到觀眾瀏覽,可能只需幾分鐘時間,大大提升了新聞傳播的時效性。
新媒體方式主要包括:計算機、手機、平板電腦等。人民大眾可以通過微信、微博等社交軟件來進行信息傳遞,提升傳播速度。多樣化的傳播渠道和逐步完善的信息傳遞結構大大提升了信息的科學性與嚴謹性,滿足人民大眾的普遍需求。
目前,傳統媒體的相關工作人員并不能完全掌握新興的媒體技術,專業知識的儲備量也不能滿足目前的行業需求,導致傳統媒體工作人員的技術認知滯后,嚴重影響傳統媒體的發展速度。
在新媒體時代下,傳統媒體往往還占據著主動地位,新媒體則主要為其提供信息傳播平臺,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傳統媒體的制約。但是,傳統媒體的發展并沒有將新媒體技術作為鞏固自身地位的手段,且自主創新能力不足,不能滿足當前媒體技術的需求,導致傳統媒體的市場份額大大降低。
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手機的使用在我們生活中得到迅速普及。手機不僅可以為我們提供免費的信息報道,而且時間自由、不受限制,各種信息的傳播營造了良好的環境。在傳統媒體不斷完善自我的過程中,需要從新媒體的優勢出發,結合實際情況,利用社交平臺的海量數據信息,加大傳統媒體的影響范圍和用戶關注度。1.改變傳統的信息傳播方式,合理借助新媒體優勢,提升信息傳播速度。2.傳統媒體可以使用各種新媒體傳播載體開展信息傳播。3.以新媒體方式為依托,加強自身影響力。
傳統媒體的發展要注重新媒體人才的培養,構建完善的人才管理機制,形成一支理念新穎的信息采編團隊。以我國國情為起點,將深入一線、扎根基層作為媒體時代下新聞工作人員的基本要求。讓新媒體技術成為推動輿論陣地發展的根本動力,加強專業團隊的建設工作,為傳統媒體的發展提供充足支持。
隨著媒體競爭壓力的逐漸增大,新舊媒體節目的發展都需依靠特色精品欄目作為支撐,為觀眾群體提供更有價值、有意義的新聞信息,而不斷拓寬自身發展空間。除了要對日常節目進行創新,還要轉換原來的發展途徑,拓寬信息傳播渠道。例如,我國中央人民廣播電視臺正在朝著大型門戶網站的方向發展。在播放平臺中,可以通過節目關鍵詞、日期、名稱等進行檢索并觀看,還可通過節目評論、彈幕等方式進行信息反饋,從而了解觀眾對節目的真實看法,因此突破傳統媒體的發展局限,拓寬傳統媒體節目的表現途徑,增強節目影響力。
要想實現傳統媒體的借力突圍,必須借助新媒體力量進行融合式發展。新舊媒體需要揚長避短,共同努力提升我國媒體行業的發展速度。傳統媒體需要在不斷進行改革創新,朝著全方位、多渠道方向發展,拓寬媒體資源的發展空間的同時,堅守自身優勢,確保節目質量,適當提升員工待遇,留住媒體人才,做出一流產品。除了要實現資源上的融合,還需將以往的“灌輸式”傳播方式轉變為“需求式”傳播,不斷滿足觀眾群體提出的新要求。與此同時,還需不斷引進新的媒體技術,互聯網的大數據資源,全面分析觀眾需求,并實現針對性信息推送,明確傳統媒體的發展方向,從而實現更高水準的發展目標。
手機等其他移動媒體的使用為網絡信息的傳遞提供了極大便利,傳統媒體也應該充分利用各種手機軟件的優勢,搶占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碎片時間,加大人民群眾的關注程度,加快媒體技術的更新換代周期,不斷進行媒體技術創新?,F階段,我國很多傳統媒體品牌已經開始重視新媒體的訂閱平臺,加大了在該方面的資金投入力度,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傳統媒體品牌的影響力。
結束語: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對于我國傳統媒體的發展而言是機遇也是挑戰。目前,我國傳統媒體的發展也進入了突破的瓶頸期,要想沖破瓶頸、實現突圍,就需要充分借助新媒體的優勢,實現媒體資源融合,加強專業團隊建設,打造特色欄目,提升節目質量,加強傳統媒體競爭力,擴大品牌影響力,占據更多市場份額,展現出傳統媒體的強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