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
(湖州市生態環境局南潯分局,浙江 湖州 313000)
引言:在工業園區中實施環保管家能夠提升園區企業環境管理的工作水平。在引入環保管家之前,應該了解環保管家的價值,重視其在企業工作中的優異表現。除此之外,還需要加強環保管家的宣傳,細化政府政策,完善管理體系,公開管理信息,以便讓大眾監督環保工作的進展情況,提升環保管理水平。
“環保管家服務”是一項綜合性的環保技術服務工作,是指環保服務企業為政府、產業園區、企業等提供合同式環境綜合服務,提供項目立項、建設、運營等全過程的污染調查、監測、監理、環保設施建設、運營、污染治理等一體化環保服務和解決方案,從環保政策解讀、環保問題咨詢、環保整體解決方案、環境風險管控、污染達標排放等方面提供一條龍環保服務,最終實現園區和企業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2019年7月19日,《關于深入推進園區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通知》發布實施,要求在全國范圍內選擇一批園區進行試驗,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工作模式。環保管家管理模式作為服務于地方政府和化工園區的全新的工作模式將被廣泛推廣。環保管家服務作為一種合同式環境管理服務,不是單純在環保服務上做文章,其充分發揮環保管家的專長,針對化工園區內企業環保治污、節能、減排中的一些薄弱環節,組織環保專家團隊協助企業進行整改,為企業贏得了更健康的發展空間。環保管家作為專業的第三方環保機構,其主要的工作模式是為政府、園區、中小企業提供專業、全面、綜合的環保管理服務。當前世界環保形式日益嚴峻,環保管家致力于通過更專業的技術方法對企業存在的環境問題進行科學的評估,找出企業產污、治污等主要環節以及環保隱患等重點問題,并針對企業存在的環境問題提出整治措施與建議,協助企業采用高時效、低成本的方式進行整改,最終實現園區整體環境質量提升。
引入環保管家之后,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業園區管理工作的監管效果。在實際生活中,環境管理工作會有很多專業問題,環境治理對技術有較高的要求,企業需要在發展過程中不斷研究環保工作,加強環保監管工作的細化研究。園區管理部門作為綜合性的環保管理部門,其中的工作內容非常繁多,在園區規劃以及設施配套等方面,管理人員配置并不合理,引入環保管家可以充分發揮第三方機構人員在技術方面存在的優勢。針對具體的環保工作,采用科學的工作模式,選擇污染治理的方式,設計定制化的解決方案,這樣能在很大程度上彌補管理工作存在的疏忽。另外,還需要進一步提升環境監管質量,對污染企業進行精細化管理,這樣才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園區環境的質量。
環保設備設施完整性管理工作是基于設備設施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一項工作,對環保設備設施進行動態的、基于風險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保證經濟可靠。環保管家服務可協助展園區經營管理者開展環保設備設施完整性管理工作,并對環保設施安全、平穩運行情況進行核查。主要核查環保設備設施的配備是否齊全,能力是否滿足國家法規與地方政策要求,維保措施(維護、保養、定期檢測)是否足夠,運行狀態是否正常等,實現環保設備設施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環保執法檢查,可對企業生產行為不符合國家及地方各項環保法律法規要求的進行處罰。但作為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行政處罰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促使污染企業認真履行其主體責任,嚴格遵守各類環保法規,加強落實各項環保措施才是最終目的,因此要求企業必須通過扎實有效的環保管理來符合環保法律法規的要求。環保管家可為城市產業園區入駐企業提供環?,F狀調查,發現問題并提供合理的解決方案建議,可為企業節省時間以及經濟成本,讓企業有更多精力去壯大發展企業,做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環保管家可通過多維方式(專家集中授課、云授課、VR技術等)對主管部門執法人員以及企業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提升執法人員的執法能力、企業環保工作能力。培訓內容包括:國家及地方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政策標準等解讀;園區內企業環境風險分析與常見環保問題咨詢與答疑;企業不合規環保案例分析;政府環保執法人員、園區經營管理人員以及企業管理人員環保能力培訓。此外,環保管家可在園區內開展環境保護宣傳、宣講等活動,提升企業環保素質。
在環保工作中,公開公正是各個管理部門在工作中面臨的巨大問題,特別是企業管理人員沒能找到緩解發展以及環保工作沖突的方法。引入環保管家服務后,能夠保證園區各個企業經營過程中可以提升環境監管效果。在日常生活中出現環境污染問題,第三方服務單位便會提供日常監管資料,并且配合環保部門對環境污染事件進行調查,由管理部門發布調查信息,保證監督管理的科學性,提高行政的透明度,從而達到公開公正的目的。
在工業園區開展環保管家服務,是園區環境管理制度的創新,也是市場發展的必然結果,對提高園區污染管理水平治理效率、降低污染治理成本、促進園區環保管理健康發展和改善區域環境質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從短期看,協助開展環境咨詢、環保培訓、環境管理、環境隱患排查、排污許可、應急管理等工作可提高園區綜合管理水平;從長遠看,開展綜合治理、建立監測監控體系、智慧平臺、示范園區等服務可實現園區污染靶向治理、規范運行,推動園區實現經濟與健康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