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
(奎屯市第一小學,新疆 奎屯 833200)
朗讀就是運用普通話把書面語言清晰、響亮、富有感情地讀出來,變文字這種視覺形象為聽覺形象。朗讀是一項口頭語言的藝術,需要創造性地還原語氣,使無聲的書面語言變成活生生的有聲的口頭語言。寫文章是一種創造,朗讀則是一種再創造?!墩Z文課程標準》特別強調要加強朗讀,而且貫穿于各個學段的目標之中,即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朗讀的目標要求在各個學段的表述分別是這樣的:第一學段,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學段,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三學段,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不同階段的朗讀要求各有側重,體現了循序漸進的特點。老師們在朗讀教學中應根據每一學段的要求,有步驟地分層指導,步步落實,層層提高。語文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感,這是一項很重要的任務。加強朗讀指導是培養學生語感的有效途徑。但朗讀怎么指導,怎么訓練呢?下面談談朗讀訓練中幾種有效的方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學生讀好,先讓其有興趣。為了讓學生對讀書產生興趣,對低年級的學生,經常在教室播放錄音故事聽錄音課文,或者尋找優美的配樂朗誦讓學生聆聽,讓他們知道聽優美的朗讀是一種享受,朗讀好課文是語文學習的一大任務。
我們的很多學生本來能讀好課文的,特別是五六年級的學生,有的怕羞,不敢放開膽子去讀,有的覺得投入地讀,有感情地讀是一件挺可笑的事,有的呢,則擔心自己讀不好,或者太投入了,招來同學們的笑而不敢或者不愿意用心、用情地讀。在這一階段,老師就要努力幫助學生消除這種顧慮,并且在班里營造一種輕松、融洽的氛圍。大張旗鼓地表揚那些投入朗讀的學生。
低段的孩子在朗讀起步的時候,老師需要耐心的指導,哪要重讀啊,輕讀啊,哪要慢讀啊等等,老師一定要通過范讀來反映,這個詞要重讀,讀給他聽聽,并且要讓他知道為什么要這樣讀。其次,教師的朗讀要好,要與學生一同有感情地朗讀,對于學生確實讀不好的地方,老師應該帶著讀,一句一句教著讀。要讓學生對“什么是好的朗讀”有個更直觀的認識。讓低段的孩子學會傾聽別人的朗讀,學會發現別人朗讀中得的優點,學習別人的優點。
說實在的,能用于指導學生朗讀的時間似乎很少很少。除了在語文課上進行之外,其他幾乎沒有時間。但語文課,老師們好像更愿意把時間花在文本的分析與感悟上。40分鐘內想要達成的東西實在太多了,留給朗讀指導的時間實在有限。要學會抓住早讀、午讀對孩子進行朗讀訓練。另外,在學生的家庭作業中,朗讀作業也要占一定份量,這在讀的時間上給予了保證。有了時間的保障,才有質量上的提升。
豐富的朗讀展示活動能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鍛煉孩子的膽量。利用早晨、中午的讀書時間,開展朗讀比賽活動,把學生帶到大庭廣眾之下,讓他們站在臺上,用話筒朗讀,再放些音樂,不僅促進了朗讀,而且鍛煉了孩子的膽量。讓孩子回家給自己的朗讀錄音,把錄音帶到學校進行評比,或以打擂的形式賽讀,比賽的同學讀完之后,教師再隨即點撥,指導,甚至示范。這樣的活動對促進朗讀水平效果十分理想,活動中學生的自信度、情感度會明顯提高。
現代媒體的迅速發展為朗讀教學提供了方便。電影、電視、錄像、廣播等都可以為朗讀訓練提供很好的示范材料。一些電視專題片的解說詞,如《動物世界》、《話說長江》等,都是優秀的朗讀范例。課文朗讀錄音帶,語言規范,情感充沛,對學生是個極好的示范,常提醒學生,讓學生傾聽感受或模仿,學生自會在模仿中增強興趣,提高朗讀水平。
有學者指出:“不讀是語文的百病之源?!币訌娬Z文朗讀,重視朗讀教學這一環節,并用有效的方法指導朗讀,對學生語文水平的提高將會是一個極大的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