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鴻敏
(貴州省黔西南州義龍新區新橋鎮中心小學,貴州 黔西南 562401)
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是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深刻掌握的課程,是對人們整個生命進行貫穿的文化知識。每一個人最開始學習的科目就是語文,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語文學科所占據的地位越來越重。而隨著現如今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新課程標準的深入改革,我們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對信息技術進行全面的認識,并在對其運用重要性進行掌握之后,強化對其的融合運用。如此在順應新課改理念的情況下,在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的過程中,實現對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
人們無時無刻都會利用互聯網和信息技術對最新信息進行獲取,這樣便捷化的信息獲取方式,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巨大便利。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利用信息技術,可以讓學生對更多和最新的語文知識進行了解,可以在對學生的學習視野進行拓寬時,對便捷化的語文學習條件和氛圍進行創造。教師在教學當中,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對與語文課程相關的知識內容進行搜集,可以對現有的語文教學方案進行優化和改善。可以在對這些豐富的語文知識和完善的教學方式進行應用時,促進課堂教學成效的提高。
眾所周知,在語文課本中,有許多較為抽象的景象,若只是利用文字來展開教學,那么毫無疑問會加大學生學習難度,進而也就會使得學生無法對語文課本中所蘊含的文章內涵進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而如果教師能夠在教學中充分的融合進對信息技術的應用,那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對與文章相關的圖片資料、聲音資料和視頻資料進行搜集,學生就能夠在課程知識的生動直觀展現中,加強對課文中重難點知識的理解。從而能夠在形象化語文課堂教學時,提升學生對語文課程知識內涵的掌握。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結合進信息技術,可以具體化、形象化和直觀化課本中復雜抽象的語文知識,教師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中的圖像、聲音和視頻等形式,對語文知識進行傳遞。同時,利用信息技術,還可以促進學生和教師之間交流溝通的增強,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因而在此種情況下,語文教師更是需要加強對信息技術的應用,以此讓學生在基于信息技術的和諧課堂教學氛圍中,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和語文水平。
在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下,學校應該以信息時代為教學背景,對各樣的網絡課堂進行分級構建。學校應該以年級和班級為依據,對不同年級的網絡教室進行劃分。每一個語文教師需要以語文教學為基礎,以所建立的網絡教室為前提,對獨立的教學網站進行設置,并在設置之后利用網站,對學生傳遞相關的語文知識。而學生則需要利用網站對語文知識進行獲取,也可以通過網站和教師進行學習方面的交流。這樣一來,既可以減少教師和學生對傳統課堂教室的依賴,加強對網絡平臺的運用;又能夠在加強學生對相關語文知識的掌握之余,對學生的信息素養進行培養;更多的是教師也可以擺脫傳統教學模式下的限制和禁錮,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實時的充分了解。從而使得雙方都能夠在改良和優化教學方法,促進教學質量和效果的增強。
在傳統教學模式當中,學生所閱讀的材料通常都會受到一定限制,如此就會在降低學生的閱讀量。針對此種情況,語文教師就需要通過對信息技術的運用,以學生的具體需求為結合點,利用信息網絡對學生感興趣的閱讀材料進行搜集。或者教師也可以在了解了網上圖書各項特點和優勢后,如圖書容量大、閱讀方便等,在對班級學習網站進行構建之余對網上圖書館進行建立。如此就能夠讓學生在方便的網上圖書館中,對自己所感興趣和所需要的資料、文獻、圖書等進行無限制的快速查詢,也能夠在對良好的閱讀條件進行營造后,為學生的有效閱讀提供便利。從而能夠在完成新課改下的閱讀目標時,實現學生閱讀量的增大和知識視野的拓寬。
隨著現如今各網絡軟件的普及和廣泛應用,小學語文教師也應該與時俱進,利用引導的方式,讓學生在信息技術的應用中展開網絡寫作。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當下的熱點話題,并在對這些信息當中所存在的內涵進行分析之后,利用網絡對與這些話題信息相關的想法和意見進行發表。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釘釘或者班級群上暢所欲言,不限題材、不限內容、不限時間等等,讓學生對屬于自己的文章進行創作。在這樣的創作中,學生可以寫自己身邊發生的事,可以對自己學習過程的壓力進行描述,也可以對自己未來的美好生活進行暢想,或者也能夠對現階段社會的發展情況進行分析。這樣就能夠在鍛煉學生寫作能力的同時,對其正確的思想觀、價值觀進行引導樹立,從而加強對學生學習方面和生活發展的指導。
總之,信息技術有著多元化、實效性高、實用性強等特點。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合理利用信息技術,輔助學生進行語文綜合學習,以此在信息化教育途徑的拓寬中,通過對語文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高,實現學生知識能力、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