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艷青
(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四川 眉山 620860)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提前步入了信息化時代,計算機是我們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種工具,這一工具對于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而言更加重要和關鍵,高職院校的計算機教師要盡量在教學中培育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的綜合素養更高,更加適應社會和時代的發展需要。
不同的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也有所不同,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思維方式的區別,高職教師要想引導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創新思維,首先要觀察學生日常的思維模式,是否具備一定的獨創性,是否帶有鮮明的個人特點。引導學生在面對問題時不要畏懼,要積極思考,不要害怕犯錯誤,只有不斷勇敢的嘗試,才能夠思考到問題的本質,找到解決問題真正的辦法。這就要求計算機教師要盡量給學生留下自己的學習時間和學習空間,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和學習,養成更加良好的思維習慣,學生在教師的誘導下,能夠更快地意識到自己學習主體的地位,真正成為一名學習研究者,深入探究知識形成的原因,而不是一味吸收結果。
計算機教學實踐和操作,特別是未來職業所需的計算機知識時更加,因此,操作教學是計算機教學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內容。計算機操作教學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更快掌握計算機知識,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操作教學需要學生擁有良好的計算機理論知識基礎,還需要學生靈活運用自己的理論知識,如果學生的計算機知識只是死記硬背,沒有自己進一步理解,那么學生操作也是按部就班,毫無創新性可言。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按照教師提出的要求完成任務后沒有進行自己的探究和創新,學習能力差的學生則還停留在懵懂的階段,不知道該怎么利用知識,這樣一來課堂效果兩極分化。教師在引導學生創新時要注意加入人文關懷,尊重學生、成就學生。比如說:教師在講授辦公軟件時,可以先給學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演示文稿,文稿內容盡量與學生掛鉤,以便學生觀看過程中產生自豪感,同時又不知不覺中學習了軟件的常用功能。這樣下去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持續性。接下來,教師不用急于講解教材內容,可以先通過一些引導性的問題讓學生圍繞問題思考解決方法,這樣一來一方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學生會產生自己解決問題的成就感。之后我再結合教材開始課堂教學。最后,我留下一個較大的問題,讓每個學生寫出自己的解決過程,要求有方案,有情況總結,還要有解決方案。一方面,幫助學生更好地利用了自己的自主學習時間,另一方面幫助學生充分調動自己的想象力,整個教學過程教師都起主導作用,隨時關注學生的思考方向,確認不偏離主題,最后教師對知識進行總結。
創新思維的培育離不開實際活動的參與,那么計算機專業的創新活動主要就是信息技術創造活動,教師可以在班級內組織開展較小規模的科技創新活動,號召學生積極參與這些科技創新活動,也可以通過分組教學的形式,將學生分成若干個計算機小組,通過小組競賽的方式開展信息技術創新比賽,盡量多的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既可以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鞏固自身的計算機基礎知識,也可以讓學生在活動中積極思考,創新交流,切實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學生創新思維的產生和教師的引導分不開,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室要想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就要引導學生發現知識學習和應用的樂趣,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思考,勇敢提出自己的問題和不解,抓住一切激發學生創新的機會,挖掘學生的創新力,培育學生綜合素養。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任務驅動法驅使學生主動開展研究,在任務進行過程中鼓勵學生互相交流,互相幫助,在研究過程中實現真正的創新。計算機學習過程中碰到問題是很正常的,教師要引導學生尋找不同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展開聯想,通過一題多解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同一個問題,找到其中最佳的方法,鼓勵學生編寫題目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式之一。
總而言之,高職院校的學生,無論是學習基礎還是學習能力,都不能和大學生相比較,要想短時間內縮小與大學生的差距存在一定的困難,因為知識的累積和思維的創新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學生長期堅持,教師要負責做好引導工作,引導學生成為一名全面發展的專業技術人才。與此同時,依據學生實際條件優化和完善計算機專業課程,讓高職院校的培育體系更加適應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要持續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鼓勵引導學生養成運用創新思維解決問題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