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慧明
(白城師范學院,吉林 白城 137000)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電子化、信息化在生活、生活各方面越來越普及,也推進了圖書館工作發展。教書育人、服務好教學科研是高校圖書館最主要的任務,直面信息時代教學科研對圖書資料的需求,必然要求圖書館工作也要與時俱進,實時革新工作理念與模式,變管理為服務,構建新的理念與模式。本文初步探討高校圖書館服務理念與模式的革新,以及在信息化時代的讀者服務策略。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來,信息技術得到迅猛發展,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科技的發展給人們的衣食住行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也為生產和社會管理方式帶來了變革。其中,圖書館管理模式順應社會發展,開始積極探索信息化管理之路,以期改善傳統管理模式下的缺陷和問題,提升圖書館管理效率和效果,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圖書館管理信息化可以轉變傳統的管理模式,改進傳統圖書館管理中出現的問題與不足,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另外,圖書館管理信息化,比起傳統管理模式,可以大大提升書籍信息的管理數量,豐富管理資源,提高管理效率以及讀者的搜索速度,促進了服務者與被服務者的互利共贏。
當前高校圖書館當中應當加強信息技術運用,不僅僅只是運用在數據的存儲以及保存方面,還應當促使管理工作日益完善,同時要注重圖書館管理工作創新。另外,信息化建設過程當中,還應當意識到知識只是信息資源當中的一種,不能將知識當作為信息全部,高校圖書館中加強信息化建設,不能只是對于知識信息進行傳播或者存儲等,而應當促使圖書館能夠逐漸成為信息中心,不論高校圖書館如何使用信息技術,還是需要相關圖書館管理人員來操作完成,所以這就需要目前圖書館管理人員思想觀念要跟上時代發展步伐,要高度重視高校圖書館信息化建設重要作用,加強信息技術運用。
高校圖書館應當針對軟件和硬件加強建設工作,對于目前高校圖書館而言,應當針對圖書館之中數據庫進行健全和完善,數據庫建設的過程當中要注重將信息作為重點和核心,一方面要注意高校圖書館實現現代化和數字化,另一方面,還應當針對各大高校圖書館之間文獻服務系統進行改革和完善,進而促使各大高校圖書館之間可以實現資源相互共享,同時還可以實現高校之間交流與溝通。除此之外,高校圖書館中對于信息資源管理工作進行改革和完善具有重要意義,信息化時代背景之下,網絡信息數量通常比傳統文獻資料以及書籍信息量要大上許多,所以應當針對信息管理系統進行改革和完善。除此之外,由于網絡信息數量比較龐大,這就需要相關人員對網絡信息進行分級、分層、分類管理,進而促使目前圖書館信息中心功能得到充分發揮,從而促使高校圖書館服務質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高校圖書館的信息建設離不開一個健全完備的信息管理系統,高校圖書館應該立足于自身的發展實際,合理規劃發展路徑,引進先進設備和高素質人才,并進一步對圖書館的每個發展階段制定相關計劃。舉例說明,圖書館可以通過信息數據分析出各時期館內圖書的借閱分布情況,并就圖書的借閱群體整理人均借閱表,為圖書館采購各類圖書資料提供有針對性的參考。網絡時代既帶來了機遇,也充滿了挑戰,作為高校圖書館管理員必須加強自身能力培養,掌握館內各種數據,學習信息管理技術,熟練地運行計算機系統。各高校也要為管理人員制訂專項學習計劃,組織培訓學習班,為圖書館人才培養和信息化的進行創造條件。
時代在發展,高校圖書館也要開拓創新,積極引進信息化技術,緊抓讀者需求,打造智能化、數字化管理服務。首先要實現由部分紙質書籍向信息化學習的轉變,通過創立圖書閱讀軟件,讓讀者在任何時間、地點都能找到自己想學習的資料。其次圖書館應與各類語音公司合作,將無聲書變成有聲讀物,并選擇嗓音溫柔充滿磁性的播音員,讓讀者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愉悅心靈。最后,高校圖書館應以信息資源技術為載體,設立網絡咨詢系統,將書刊與圖片完美融合,及時滿足讀者的日常所需。
總而言之,高校圖書館服務理念與模式的革新是信息化、網絡化時代的趨勢,高校圖書館要相應做出變革,從工作理念上、服務模式上,與時俱進,變管理為服務。圖書館信息化建設是社會進步的必然趨勢,也是信息化時代的必然產物[3]。對高校圖書館來說,要想獲得長足發展,必須運用合理手段進一步加強圖書館信息化服務建設,在高校文化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