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微豪
(江西省樟樹市第三中學,江西 宜春 331200)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現代社會對知識水平以及各項技能的要求都提出了更進一步的標準。初中生正處于一個成長階段中知識儲備和接受能力最為豐富和最具潛力的時期。初中生如何把握初中階段的學習對個人的一生具有建設性的影響。因此,在學校教育當中,初中教師在教學中應不斷研究和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從而達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能在快樂中學習并充分迎接和解決其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種種阻礙的目標。因此針對目前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教學方式,本文將提出一些具有戰略意義和建設性的見解。
物理這門學科是依托于實驗而誕生的。因此,初中物理教師需要重視課堂上的實驗演示。教師應當為學生創造有利的條件,在課堂上進行物理實驗教學。
例如,《汽化和液化》這一課的過程中,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狀況、液體表面積以及液體溫度的高低,都是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主要因素。很多教師在這一課的講解過程中,只進行概念理論的闡述,這樣很難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筆者在這一課教學過程中,演示了三組實驗。第一組實驗:在兩塊兒溫度一致的玻璃上滴上兩滴同樣的酒精,之后用扇子在酒精上方扇風,加速其空氣的流動,引導學生觀察酒精蒸發情況。第二組實驗:在溫度一致的兩塊兒玻璃上滴上兩滴相同的酒精,將其中一滴在玻璃上攤開,加大表面積,引導學生觀察兩滴酒精蒸發的情況。第三組實驗:將一滴酒精滴在玻璃上,將另一滴酒精滴在學生的手上,引導學生觀察酒精蒸發的情況。通過上述實驗以及學生對現象的觀察,學生能夠有效地對影響液體蒸發的因素進行總結。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物理基礎知識的掌握,更能夠讓學生體會到物理學習的樂趣。
例如,在對“水的沸騰”進行探究的過程中,筆者會進行一組“觀察水沸騰”的實驗演示。雖然學生經常在家中燒開水,但是并未對燒開水過程中氣泡變化進行仔細觀察,也沒有體會過燒開水過程中水溫的變化,這組實驗能夠將水沸騰的特征有效地展示在學生的面前。
《氣體的壓強》這節課的學習過程中,想要使學生充分地體會到大氣壓強的存在,可以進行以下的物理實驗演示。將一張硬紙蓋在裝滿水的杯子上,將杯子倒轉過來紙片不會掉下,水也不會流出,這樣學生就能充分感受到大氣壓的存在。教師可以引導兩位學生在課堂上開展馬德堡半球實驗,使學生體會到大氣壓力的巨大。學生在親身實驗過程中能夠得知大氣不僅存在壓強,并且十分強大。這樣的實驗教學能夠充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記憶理解,并且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求知欲望,使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探究與學習。
教師在進行初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利用引言來吸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主動投身到物理學習當中,提高物理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教師要如何設計有效并且有趣的課堂導入,是教師所探討的問題。教師要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跟隨教師的引導來進行學習。例如教師在講解“摩擦力”這一節課時,就可以進行課前提問,詢問學生有沒有見過流星雨?為什么會在夜空當中閃爍著明亮的光芒?使學生能夠進行主動的思考,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分小組合作探究。使學生主動的交換自己的意見。教師要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來進行表達,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課堂教學氛圍更具有高效性和趣味性,使學生能夠積極融入到課堂學習當中,大大提高了物理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相關教學實踐證明,有效的教學情境,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初中物理教師對情境的重要作用要有充分的認識,并嘗試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豐富初中物理的教學內涵,通過對物理現象的觀察、模擬,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進而培養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興趣和求知欲望,促使學生主動參與物理教學活動,高效完成初中物理的教學目標。例如,在講解“重力”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創設簡單的問題情境。“假設生活中沒有重力,將是怎樣一種景象?”學生對教師提出的這種假設情境充滿好奇心,每個學生都會想象生活中沒有重力會怎樣呢?學生會對這個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而興趣會驅使學生主動去思考和探究,以期尋找問題的答案;同時也會促使學生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學生們會說“沒有重力我能舉起一輛汽車”、“教室的桌椅還有同學們會飄在半空”等等。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會被極大調動起來,此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我國航天員在天宮二號空間站工作和生活的情境,并結合教材中的內容為學生講解,學生對重力的概念會有深刻的理解。
教師在進行物理教學引導的過程中,由于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以學生的物理學習成績作為主要的評價,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產生較多的壓力,無法積極融入到物理學習當中,很容易使學生產生自卑感,從而對物理學習失去興趣。所以教師要針對學生的這一性格特點來進行教學引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物理學習的自信心。
綜上所述,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物理學習興趣的培養過程當中,要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以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尊重學生的性格特點,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來吸引學生的眼球,使學生能夠主動的融入到物理學習當中,增強物理學習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