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秋
(江西撫州臨川旅游商貿學校,江西 撫州 344000)
高中語文思維具有廣泛性特征,一般體現在人文性及工具性方面,語文思維同時會映射其他學科。語文也是一門生活性很強的學科,在平時的生活中處處可見語文知識的應用,教師全方位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引導學生正確積極思考。
語文學習中,同一問題往往有不同的解決方法,不同的學生對于同一問題也有不同的見解,所以需要展開課堂討論,在這個討論環節必須強化師生之間以及生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以此拓寬學生的視野,促進其思維的發散。在這一討論環節,學生會有不同層面的思考,同時對于問題思考的教育也呈現多元化方向,促進思維局限性的打破,全面拓展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
高中語文思維還呈現出滲透性特征。語文本身就是一門藝術,而其呈現出來的藝術性往往透過人們的實際生活展示出來,并且在其他學科學習的過程中也會有不同程度的體現。
高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語文思維的培養仍然存在很多問題。部分教師認為學生語文能力的高低是從語文知識是否豐富的層面上體現的,而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顯然忽視。課堂教學環節,也沒有尊重學生是學習主體的地位,知識的傳授也是單向的,學生的思維根本沒有得到有效訓練。
對學生語文思維的獨立性培養不注重。過分關注學生的課堂表現能力,導致學生將注意力放在自己想法的表達方面,面對不同的語文問題,無法保障每次都認真思考,對于學生獨立性語文思維的養成十分不利。
高中學生語文思維的有效養成,離不開豐富有效的語文教學手段的支持。但是受到應試教育的干擾,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是提升學生的考試分數,所以很多教師將考試大綱作為教學指導,教學方法單一機械,以考試分數評價學生的學習水平,如此一來對學生語文思維的培養十分不利。
教師是學生成長和發展道路上的引導者,教師自身的素養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況。為此,高中語文教學中關注學生語文思維的培養就必須保障教師自身的語文思維能力是過硬的。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不僅要關注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和累積情況,還需要注重自身語文思維能力的培養,保障學生在提升語文學習能力的同時提升語文思維。例如學習《荊軻刺秦王》這篇文章的時候,整篇故事發生在久遠的戰國時期,再加上文章的生僻字較多,所以想要促進學生語文思維的順利培養,教師首先要通讀全文,把握好自己的語文思維,并且將其有效地融入到教學中,引導學生全方位了解整篇文章主旨大意的同時也逐步形成自己的語文思維。
促進高中學生語文思維的培養,情境教學法是不錯的選擇。教師應該靈活運用該種教學模式,在全方位了解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實際教學過程中創設出合理的情景,并且設置好相應的教學問題,引導學生順利學習整篇課文。在此過程中,學生主體的地位被充分尊重了,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也更加積極地回答,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了良好的語文思維。例如在學習《荷塘月色》這篇文章的時候,可以發揮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優勢,為學生營造合適的教學情境,播放一些與荷塘月色有關的歌曲或者視頻,供學生自由欣賞,在恰當的學習情境中,學生沉浸在其中,充分感受到《荷塘月色》這篇文章作者要抒發的情感。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有效應用也能夠促進學生語文思維的培養。同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小組合作學習優勢明顯,不僅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同時還有利于學生探究精神的培養。傳統語文教學往往是教師占據主體地位,而學生則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無疑限制了學生語文思維的培養,為此高中語文教學中需要恰當地選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以此鍛煉學生的語文思維。
語文本身就是一門生活性很強的學科,透過生活講述語文往往能夠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深入挖掘語文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契合點,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生活化語文資源,讓學生深入觀察生活,感受語文知識的現實意義,強化對語文知識的認知,感受到語文知識的魅力所在。
高中語文教學中促進學生語文思維的培養,還應該關注學生的個性,做到因材施教。恰當運用鼓勵對策,肯定學生的進步,鼓勵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大膽表達自己的意見,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學習活動中,促進其語文思維高效培養起來,并且提升其綜合素養。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教學中強調學生語文思維的培養是學生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語文學科的教學需要,廣大一線教師一定要積極迎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本著為學生的全面發展高度負責的態度展開語文教學,運用更多新型有效的手段努力提升學生的語文思維,提升語文學科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