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紅
(贛州市贛縣區田村中心小學,江西 贛州 341102)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素材是學生寫作的基礎,只有積累豐富的素材,才能更好地寫作。在作文教學中,學生常常由于缺少素材,作文時不知道寫什么,胡編亂造,嚴重影響寫作質量。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積累素材,從生活出發,不斷提升觀察能力,練就一雙善于觀察的“慧眼”,觀察生活中的人和事物,努力挖掘可用于寫作的素材。另外,教師還要組織學生郊游,到自然中觀察美麗的花,呼吸清新的空氣,充分領略和體會大自然的美好,獲得豐富的素材。例如,指導學生以“秋天的景色”為話題作文時,教師為了幫助學生找到合適的素材,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與大自然親密接觸,感受秋天的氣息,金黃的稻谷、紛飛的落葉等都被學生寫進了作文。有了豐富的素材,學生作文時就不會苦于無話可說了。
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投入到寫作中。上課前,教師要結合寫作主題,運用多媒體,將與之相關的圖片和視頻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在視覺和聽覺的共同刺激下,產生寫作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寫作練習中。例如,指導學生以“小動物”為話題作文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播放各種小動物的視頻,讓學生更好地觀察小動物的外貌特點、生活習性,為寫作積累素材。同時,學生還可以聽到小動物的聲音,有利于學生對小動物產生喜愛之情。在此基礎上,教師再指導學生寫小動物的作文,會更加順暢。通過運用多媒體,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有利于提升寫作水平。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閱讀和寫作相輔相成。閱讀時,不僅能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還能讓學生積累更多的素材,掌握更多的寫作技巧,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因此,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要摒棄將閱讀與寫作割裂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課外閱讀,并在閱讀時,分析寫作的特點,體會語言的魅力,積累豐富的素材,為寫作打好基礎。久而久之,在長期的讀寫訓練中,學生會掌握更多的寫作技巧,提升寫作能力。例如,教師指導學生閱讀《凡卡》時,要讓其掌握寫作技巧,感受文章中表達的情感,并引導學生結合文章的發展脈絡,充分發揮想象力,續寫結尾,提升寫作能力。
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發現,美文仿寫是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學生的年齡較小,學習能力較弱,基礎知識有限,直接讓學生寫作,難度非常大。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模仿能力強的特點,指導學生仿寫美文,輕松完成寫作任務。例如,教學完《燕子》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對其仿寫,比如結構安排、修辭手法等,一定要保證內容不能雷同。學生在長期的模仿訓練中,會掌握更多的寫作技巧,有利于提升寫作能力。
作文評改是寫作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科學合理的作文評改,可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因此,教師要摒棄傳統的作文評改方式,不斷創新評改方法,使其更加有針對性,幫助學生建立寫作自信。首先,評改作文時,教師不能只簡單地寫優良中差,要幫助學生分析,從錯別字、病句入手,到文章的結構、主題等,層層遞進,幫助學生全面認識作文中的問題;另一方面,教師可采取小組評價的方式,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注意平衡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要注意發現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及時表揚,最好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讓學生獲得成就感,寫作時會更自信。通過自主評價與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互通有無,取長補短,不斷提升寫作水平。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對學生的寫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加強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為寫作打好基礎。為了全面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從普通人、平凡事入手,積累寫作素材。豐富的素材是寫作的基礎,學生常常由于缺少素材,作文時不知道寫什么。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在生活中積累素材,練就一雙善于觀察的“慧眼”。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視覺和聽覺的共同刺激下,主動投入到寫作中。閱讀和寫作相輔相成,閱讀有利于開拓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寫作技巧,教師要鼓勵學生課外閱讀,積累豐富的素材,為寫作打好基礎。美文仿寫對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受各種因素的限制,如果直接讓學生寫作,難度較大。教師可以指導學生仿寫美文,更好地完成寫作任務。教師要重視作文評改環節,摒棄傳統的作文評改方式,設置科學合理的評改方法,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教師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不斷改進和優化寫作教學方法,全面提升小學寫作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