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昭陽區第五小學,云南 昭通 657000)
樂器與聲樂教學相結合,可以豐富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打擊樂器作為樂器的一部分,是日常音樂教學的重要形式。它不同于演奏樂器。它主要通過拍打時間使樂器發聲。它融入音樂后,更好地反映了音樂的節奏,豐富了音樂的節奏。此外,打擊樂器在我國歷史悠久,對豐富教學內容、傳承歷史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學生的專業性越來越受到重視。有鑒于此,筆者結合小學音樂教學的應用為例,探討如何更好地發揮打擊樂器的作用。
興趣是學生參與課堂的動力。在小學音樂知識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在認知的啟蒙階段,學生的情緒和行為往往呈現二元結構。他們積極地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而他們往往對自己不感興趣的東西感到厭倦,更不用說積極地學習了。在小學音樂課中引入打擊樂器,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對音樂課程的興趣,從而實現音樂課程的高效教學。
例如,在《大雨和小雨》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本課中用“沙錘”等打擊樂器演奏《大雨和小雨》的音樂,讓學生在打擊樂器的伴奏下唱出節奏感強的歌曲,激發學生學習《大雨和小雨》歌曲的興趣,以便提高《大雨和小雨》的教學效果。顯然,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打擊樂器吸引學生對音樂課程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音樂課程的興趣,從而提高小學音樂課的教學效果。
新課程要求學生掌握音樂基礎知識,提高音樂素養。小學打擊樂器有很多種,每種都有不同的材料和聲音。例如,有些樂器發出較長的聲音,有些樂器發出較短的聲音,有些樂器發出清晰的聲音。因此,在講解的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各種樂器的優勢,把基本知識傳授給學生。比如,教師在課堂上使用不同的樂器,讓學生感受到音符的長短和力度,或是音量的高低和速度,并在此基礎上掌握歌曲的結構。比如《外婆的澎湖灣》,每個地段的風格都不一樣。比如,第一部分比較輕松活潑,而第二部分比較優美熱情。根據歌曲的節奏,第一部分可以有一個節拍和一個空節拍。在碰鈴的使用上,采用兩拍一拍的方式,兩種不同樂器的音效差別很大。通過比較,學生可以加深對這一內容的記憶,直觀地感受歌曲的旋律,進而提高自己的音樂素質。
表現力是打擊樂器的一個特點。由于表達的情緒不同,許多樂曲都用不同的打擊樂器演奏,打擊樂器有不同的聲音。例如,三角鐵、碰鈴的聲音很長,而響板、木魚的聲音很短。有些樂器聲音清脆,如喇叭、木魚等,更適合活潑的音樂。有些樂器更適合演奏大鼓、大鑼、小軍等場景。在音樂教學中,通常是一門集歌唱、表演為一體的綜合性活動課程。通過打擊樂器與歌唱、課前節奏、音樂欣賞與歌舞表演相結合,創設快樂的教學情境,有計劃、有系統地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創造和表達能力。打擊樂器在這一綜合性教學活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欣賞教學是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學生音樂興趣、拓展音樂視野、培養音樂感知能力和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有的聽音樂,如果加上打擊樂器,學生對音樂更感興趣,可以靜下來,更好地理解音樂。
《鐵匠波爾卡》的教學中,老師要求學生反復聽音樂,并對音樂有初步的了解。然后,老師抓住音樂的片段進行表演,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什么樂器可以用來表達鐵匠煉鐵的聲音?學生們一一作答,得出結論:三角鐵、碰鈴。你可能還會問:什么樂器可以用來表達鐵匠拉風箱的聲音?學生們一一作答,得出結論:鼓。然后讓學生邊聽音樂邊演奏,讓自己的思想完全沉浸在音樂中,學生自然地理解音樂,并通過敲擊三角鐵板、鈴鼓來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和體驗。
課堂教學必須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實踐,找到自己的游戲風格。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應引導學生的表演方法,鼓勵和表揚正確、科學的表演方法,及時指出和幫助學生糾正錯誤的表演方法。同時,師生要建立良好關系,定期交流成績和經驗,促進共同進步。規范演奏方法是提高演奏水平的基礎和前提。如果演奏方法不規范,就談不上優美的音樂。規范的演奏方法是創新的前提。通過學習前人優秀的表演方法,我們可以梳理和創新新的表演方法。
總之,我們應該讓學生知道他們是音樂課的參與者。只有真正體會到參與的樂趣,才能取得更大的進步。在本課的實踐中,我們將根據自己的理解,在與學生的交流中學習使用打擊樂器。由于打擊樂器種類繁多,我們的學生可以體驗到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它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在我國小學課堂上使用打擊樂器,可以使學生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和訓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