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定州市李親顧中學,河北 定州 073000)
在新課程改革浪潮的沖擊下,高中語文教師應更新教學理念,貫徹《課程改革綱要》和“學講計劃”精神,將自主、合作、探究理念貫穿閱讀教學中,為學生提供機會,搭建平臺,讓學生親自閱讀、體驗、探究、交流,切實培養學生“會學”能力,學生語文素養。
進入高中階段,更需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學生是閱讀的主體,應當全身心投入到閱讀活動中,光靠教師的講解與灌輸是不能增強閱讀能力的。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提倡并實施學生自主閱讀勢在必行,教師要將自主學習理念貫穿于語文課堂中。自主閱讀能夠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強化主體意識,幫助學生養成獨立閱讀習慣。任何剝奪學生閱讀實踐機會,以自己的分析取代學生思維的行為,都應當加以摒棄。教師要啟發、鼓勵學生徜徉于文本的字里行間,開展主動、積極的思維活動,在閱讀中自我發現、自我感悟、自我建構。這是學會閱讀、提高閱讀能力的必由之路。
閱讀課堂上教師不能只充當“講師”,滔滔不絕地講、不知疲倦地講,而應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的閱讀期待,讓學生“學進去,講出來”。為使自主閱讀有效,教師首先要給予學生充裕的自主閱讀空間。為此,教師跳出“瑣碎分析”的泥潭,精講、少講,鼓勵學生多讀、多思。引導學生全身心投入到閱讀活動中,激活知識儲備、生活經驗和情感積累,并加以感受、理解、品味。有了時間和空間保障,學生才能細讀、深讀文本,揣摩文本豐富的思想內涵,感悟文本意旨,欣賞語言形式之美及文本構思之美。這樣的閱讀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自主閱讀。
閱讀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積極的情感體驗,注重感受體驗與整體把握。“體驗性閱讀”符合學生的語文學習規律。因為語文是所有人文學科中人性化最強的一門學科,入選到教材中的課文無不蘊涵豐富的感情色彩,這些僅靠教師照本宣科、理性分析,學生是很難與作者和作品進行情感交流的。如果讓學生自由閱讀、自主體驗,就會對作品中的情節或形象產生獨特的感受,進而激蕩學生的心扉,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
合作學習使閱讀教學方式由封閉走向開放,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生生之間相互協作、互幫互助。當前,徐州市推行的“學講計劃”教改舉措正體現了合作學習思想,要求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這種合作學習方式打破了“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模式,教師根據優化組合的原則將全班同學劃分成若干小組,以小組活動為主要學習形式,學生在小組成員之間進行充分交流、研討,實現思想碰撞、觀點共享;達成共識之后,再向全班同學匯報。所謂“學進去、講出來”,就是對這一過程的概括。
合作閱讀活動卓有成效地開展離不開教師的組織與引導。教師要科學、靈活地劃分小組,指導學生合理分工,加強合作學習活動管理,不斷強化學生的合作行為,提出明確的規則和要求。課前準備是合作閱讀活動實施的前提。教師要根據不同教學目的,把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進行閱讀活動,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劃分,盡量使小組成員在學習基礎、閱讀能力、個性特征等方面保持合理差異,以取長補短。合作閱讀能否獲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閱讀材料的選擇。閱讀材料要有探究價值,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與探究欲望;要瞄準學生閱讀能力的“最近發展區”,適應學生的現有水平,又要有一定難度,這樣才能使學生閱讀時處于積極思維狀態。
在合作閱讀活動中教師要發揮指導作用,在活動開始時設計好促使學生進入狀態的導語,激發合作閱讀興趣;教師要設計好“導學單”,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與目標;合作過程中要通過一些有價值的問題引發學生的討論、爭鳴,以使合作閱讀活動深入推進。當然,教師應積極參與小組討論,及時了解學情,給予恰當點撥、鼓勵。活動結束時,教師要對學生的討論情況和取得的結果進行評價。
探究學習方式要求學生動腦研究,而不是由教師講給他們聽。這種學習方式有助于學生發現問題、體驗感悟,獲得知識和技能。既可以是個人獨立學習,又可以是小組合作學習。為使探究學習有效,首先,教師要制定探究學習目標,選擇一個或幾個有價值的中心問題作為探究內容。探究內容在“量”的方面要適中,在“質”(難易程度)的方面要適度。探究目的是讓學生與文本進行交流、對話,與教師進行交流、對話,與教材的編者進行交流、對話。實施探究式閱讀,教師要發揚教學民主,營造良好氛圍。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使其全身心參與其中。教師應當轉變角色,變高高在上的知識傳授者為跟學生一起探究閱讀的伙伴。
其次,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激發探究欲望。問題乃探究之起點,探究閱讀往往從問題開始逐漸深入。閱讀探究的問題可以由教師提出,也可以由學生提出。總之,要通過有價值的問題,激發學生潛在的探究意識,使之在積極情感的驅動下更主動閱讀,發表創造性見解和觀點。
再次,要做到學生探究與教師點撥相結合。探究閱讀活動以學生自讀為主,但教師適當的點撥不可或缺。點撥方式既可以是解答學生提出的疑問,又可以教給他們閱讀方法,但不管哪種方法,都應當注重閱讀技能和思維能力的培養。
最后,注重個體探究與合作交流相結合。個體探究強調的是學生獨立思考,培養思維的獨立性和創造性。但不能過分強調個體獨立探究而忽視生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集體討論切磋,互教互學,深化認識,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