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永清縣第二小學,河北 廊坊 065600)
新《英語課程標準》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指導思想。提倡學生參與、體驗、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把英語課程定位在一個開放的體系上,讓其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新課程的這一新標準,要求我們英語教學應該在積累一定的英語詞匯的同時,要學會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當前的英語詞匯教學只是一味地讓學生死記硬背,忽視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因而教學成效小,遺忘率高,甚至在英語場合不敢說或羞于說英語。英語學習以詞匯為本,因為詞匯是語言的三大要素之一。著名的英國語言學家威爾金斯認為:“沒有語法,人們不能表達很多東西:而沒有詞匯,人們無法表達任何東西。”
小學英語的聯想記憶可以認為是分類記憶,就是由一個詞聯想到和它一個類別的詞。因為大腦中儲存的詞匯并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形成一個網絡體系,單詞和單詞之間通過一定的關系連在一起。新學的單詞需要和原來學過的單詞建立一定的關系,使其在單詞網絡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教師可以通過反復地聽讀寫等不同方法加深詞匯之間的關系。比如,學生經常會用到的單詞“teacher”。首先,“teacher”是職業,和職業有關的單詞有許多,像scientist,musician,doctor 等;和教師工作有關的有student,class,school,blackboard 等;教師的教學還分科目,如English,math,art 等;最后,可以讓學生用形容詞來描繪教師,比如cute,smart,slim 等。
構詞法是小學生記憶詞匯的好幫手,小學生學會了構詞法,便能夠推測單詞詞義,擴大詞匯量。合成詞、后綴法、前綴法以及同根詞是構詞法最常用的幾種方法。教師要充分運用構詞法與復合詞,通過交叉合成、添加字母等方式讓學生溫故知新,產生新的聯想記憶。構詞法教學貫穿于整個小學英語教學階段,具體運用很簡單,比如小學生在學習了單詞“use”后,經過構詞,小學生就能自己推測出單詞user,useless 以及useful 等的詞義,便于理解與記憶。因此,學習和掌握一定的構詞法對英語單詞學習是大有裨益的。教師在教學中要盡量引導學生發現詞的構詞規律,逐步形成學生對詞匯學習的規律性認識。進行單詞教學時,教師也要充分利用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去拓展,去感受新知。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傳授科學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把新知納入原有的認知結構中去,幫助學生完成認知結構的優化。
小學生天生愛玩并且欠缺邏輯思維能力,利用情境教學法進行詞匯量的記憶可以直觀形象的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有效運用情境法進行教學對提高課堂效率有著重要作用。我們不倡導脫離英語教材內容、語境與情境進行孤立教授英語單詞,這樣不僅枯燥,學生記憶力差,而且不利于日后運用詞匯。比如在學習詞匯“short”與“tall”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展示生活中兩個身高差距特別大的人來進行講解,比如王寶強與姚明,指著姚明說:“He is tall.”指著王寶強說:“He is short.”如此形象生動的教學方式更有效,小學生更容易理解與記憶。
通過相關調查數據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對小學生進行詞匯學習策略的指導與放任自流、死記硬背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結果。當前,我們正在深入推行新課程改革,而課堂是實施新課程改革的主渠道,所以我們必須深化課堂教學改革。課堂上,教師通過自己的教指導學生學,用自己的教使學生不但學會,還要會學。教師教學生做手勢,記介詞,編順口溜,記動詞用法。一方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自覺性,讓學生順利完成當前的學習任務。另一方面,通過教給學生學習的具體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在他們日后進人高一級學校學習的時候,促其進一步發展,自覺運用類似的學習方法,借助已有的學習經驗去掌握新的知識。教師教授單詞所采用的方法,幫助學生打下扎實的學習基礎,培養了學生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發展了學生的觀察力、分析和思考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教師長期、系統的教導下,學生完全有能力運用學習策略自己獨立學習新單詞。
詞匯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小學英語詞匯教學離不開語音教學,必須以語音教學為導向,加強詞匯教學的直觀性,增強詞匯教學的趣味性,突出詞匯教學“音、形、義”三結合的整體性,就顯得尤為重要。另外,教師在詞匯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拘泥于形式,堅持不斷創新的原則,盡可能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以及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特點,完善、豐富詞匯教學的方法。讓學生在玩的同時學會學習,讓學習更輕松,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一定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從而達到了詞匯教學的真正目的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