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平泉市回民中學,河北 平泉 067500)
當前,素質教育是教育界關心的重要內容,是當下廣大教師探索的主要途徑,素質教育的確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課堂氛圍更加融洽。但人們對素質教育的理解各有不同,什么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怎樣的教育方式更能體現素質教育的真諦,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討的話題。我在多年的教育實踐中,不斷學習,查閱相關資料,在教學實踐中大膽應用,并不斷總結,結合教學實際,就當前如何實施素質教育,從內容、形式、實施方法等方面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供大家參考。
當下,人們對素質教育的概念沒有統一的認識,但對什么是素質教育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相同的看法。人的素質高低應可用個體行為表現進行推測。高素質者能對各種環境和事物,尤其對意料之外的或從未從事的或從未遇到的事物與環境,能夠進行正確或較好的處理。這一結論與被譽為“當代教育思想發展中的一個里程碑”的核心觀點,“學會生存”在本質上是一致的,也與日常生活認識是一致的:在自己學過的專業領域取得成績,被稱為“能力強”,而在相當廣的領域中取得成果的人被譽為“素質高。”
如何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我們根據調查、研究、歸納出了在教育實踐中行之有效的提高學生素質的四種方式,它們相輔相成,相互滲透。
(一)教養方式:通過制定各種律己性條文和守則,教育和嚴格要求學生牢記和遵守并養成某些習慣;從而使遇到事件時表現出相應的良好習慣行為。
(二)修養方式:通過學生自身的主觀積極性和能動性,提倡指導和輔助學生在廣泛的時空范圍內律己;從而使學生在上述各種守則所涵養和未涵養的范圍內,要求自己選擇自我認為正確的處理方式。
(三)涵養方式:通過各種渠道擴展學生內涵,提高理性積淀的內容和水平;使學生對不熟悉和未遇過的環境和事物,做出客觀上被認為正確的行為選擇。
(四)遷移方式:通過將所學知識和已有能力遷移于其它領域解決問題,成功應變。達到完成新領域中的任務。
涵養方式和遷移方式適用面較廣,更具有內在、能動和本質的層次上提高學生素質的特征。特別是能力遷移,當遷移的領域與原培養領域距離越遠,說明學生的應變能力越強,生存能力越強,素質越高。
教師是素質教育的實施者,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教師素質的高低對學生的學習有著很大的決定作用。可以說,未來社會對教育的要求,歸根到底是對教師的要求。無論是教育觀念的更新,還是教育內容的組織與要求、教學方法的改革,都將取決與教師的素質。教師不會做的事,很難讓學生會做,教師不具備的品質,也很難在學生身上培養出來;沒有高素質的教師,就培養不出高素質的學生;沒有創造性的教師,就很難培養創造型人才。因此教師的科學素質包含了多方面的因素。①教師必須有敬業、樂業、勤業的精神,教師作為學生的楷模,其敬業、勤業、樂業的精神對激勵學生奮發學習、積極探索和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②教師應具有系統的專業基礎知識,要能夠整體把握物理學的理論體系結構、能居高臨下地分析和處理教材。③教師必須掌握系統的科學方法論知識,只有這樣,才能以科學方法論為指導,精心地設計和控制教學過程。④教師應具備較高的教學藝術水平。教師教學藝術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教學的效果,為此,教師應進修教學論、課程論物師教育學,物理心理學、教育測量學、智力心理學等課程,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修養并結合教學進行教育研究,以逐步提高教學藝術水平。此外要培養創造型人才,還要求教師視野開闊、見多識廣,逐步培養自身的創造思維和創造能力,成為“全能型”、“開拓型”、“創造型”的教師。
素質教育的實施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但也少不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注重人的個體和集體的統一,協調發展。只有認清了事物的本質,才能正確掌握素質教育在課堂教育中的規律。
(一)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知識獲取的過程中去。素質教育的顯著特點就使受教育者能主動地學習,主動地發展,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這就要使學生積極地參與知識的獲取過程,從物理現象的展示、實驗現象的發生開始,就要讓學生注意觀察,掌握現象的特征,開始認真地思考和猜想、判斷等一系列的思維活動,然后引導學生對觀察到的現象,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展開廣泛討論,看能否透過“現象”抓著事物的本質。這樣就使學生自學、主動地進入了知識獲取的過程。
2.課堂的時間和空間盡量多讓給學生。要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就得讓學生參與到知識的獲取過程中去。這必然遇到一個時間和空間問題。在空間上教師要主動讓出自己長期以來一直牢牢控制的位置,給學生去思考討論問題,去探索規律,獲取知識。在時間上,一節課40 分鐘稍縱即逝,在實踐上要放手讓學生充分討論,就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這是一個矛盾。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二)如何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要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好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獲取知識過程中去,要做到:
1.合理處理好教材,做到詳略得當,主次分明,本質問題要突出強化,主要問題要單刀直入,防止拖泥帶水,充分展示學習內容的實用意義。
2.教學思路要清晰,要圍繞中心內容展示,層次要清楚,過程要流暢,過渡銜接要自然、要精心設計。
3.學生的認知水平要掌握清楚,思維障礙要了如指掌,問題設計實事求是、切合學生實際,提問要有技巧,因人設疑、靈活多變。
4.課堂教學結構要嚴謹,前面的教學內容因是后面的“鋪墊”,后面的知識因是前面的發展,一環扣住一環,環環扣緊。
總之,實施素質教育是當前教育大環境的必然趨勢,素質教育真正能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能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到知識,更能發展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質,這對我們的教育是意義非凡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