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萬莊鎮指揮營中心小學,河北 廊坊 065006)
一是很多小學老教師觀念還比較陳舊,對當前信息多媒體技術環境平臺下的現代教育技術觀念還不夠了解。因此,在教育整體改革的過程中沒有充分利用信息多媒體技術的意識,也不知道如何利用來促進教育改革來培養當前社會所需的高素質人才。
二是一些教育工作者計算機運用技術比較差,對計算機存在排斥心理,潛意識里覺得比較復雜難掌握,而且當前小升初對于教師還存在著壓力,教師過多忙于日常文字板書教學和自身的知識進修工作,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把計算機認為是可有可無的工具。
三是在小學科學課堂所必要的多媒體課件對于一些教師來說制作比較困難繁瑣,時間消耗比較大,而且使用起來又不順手。這就導致了一部分教師不愿意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而且認為這種先進的教育手段并沒有給他們的教學帶來方便和好的改進,也使得一些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也很難去涉足多媒體教學。
四是一部分教師一味地追求課堂對“教學手段的先進與時尚”的體現,教師幾乎成了多媒體的操作者而不是教學者,忽略了多媒體技術在教師教學中只是一種輔助的教學工具和手段。
要與小學科學課程的特點相結合,對多媒體內容的選擇要謹慎,要與小學科學課程要求的研究活動范圍緊密結合。也不必強求什么都需要多媒體展現也可以利用其他的教學手段來進行小學科學課程的一些教學任務。
在小學科學課程教學中,多媒體教學也只是一種輔助性的教學手段。所以對于科學課堂教學目標的需要必須加以服從,要根據教學目的的不同來選擇合適的多媒體種類,如動畫、實投、視頻等。
在小學科學課堂使用多媒體教學時,要選擇好的導入時機,這樣既有利于學生的探究又不會對學生的思維活動干擾。只有適時導入,恰到好處,才能獲得最佳效果。
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目標有兩種,一是促進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技能水平的提高,二是要加強實踐來提高學生收集、處理各種信息等各方面的能力,因為“實踐出真知”,只有利用實地考察、網上搜索等手段才能使得課堂內容更為充實。
例如,在教授《物體的運動方式》一課時,我就結合了多媒體教學,通過運用Flash 課件制作了一段生活中常見物體運動的圖片或視頻,這樣學生就能在課堂中看到這種物體的運動的方式和軌跡,自然而然地避免了傳統抽象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們對物體的運動方式有了清晰直觀的了解,學生學習起來也就得心應手。也正是多媒體運用到科學課教學之后,使得學生探究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大大提高,學習熱情也大大加強。因此,信息技術和教育媒體教學利用到課堂教學中是很好的教學探索,以此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設良好的的教學情境。總而言之,一個好的教學設計是一個新課能否順利進行的標志,只有很好地進行教學設計,運用多種方法優化教學,才能真正創建出一個和諧的課堂。
眾所周知,科學課所學習的內容范圍極為廣泛,有些還需進行一定程度的時間及空間的跨度,還有物質的變化和生物生長的過程無法獲取實地觀察和真正的體驗,多媒體的運用如同給科學課注入了一劑“催化劑”,使得整個課堂存在的問題得以很好地解決,同時還使得整個課堂的氛圍變得極為濃厚。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的板書往往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這樣既費時又費力,使得在教學時間本來不多的情況,學生思考討論的時間就更少。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使得課堂的效率大大提高,課堂密度和教學容量都得以大幅度增加,同時還使得教師身上的“包袱”得以減輕。多媒體教學運用后,整個課堂的學習氛圍更為濃厚,學生不斷地提出問題,然后思考問題的解決途徑,大家互相討論,整整一節課學生都能沉浸在高效的課堂探索氛圍中。信息容量大、轉換方法高效都是多媒體的特點,這也有利于科學課堂的容量擴充,課堂教學的效率的提高。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符合情境的題目,然后循序漸進引發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思考,由淺入深,一步步得到最終的答案。
在小學科學課堂中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增進了師生之間的信息傳遞,而且抽象的小學科學課程引入了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小學生能夠更有效地了解抽象的事物,有身臨其境之感,為小學科學課真正地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同時,多媒體技術能夠化抽象為具體,使難變易,動靜結合,形象生動的體現手法,幫助小學生能夠更加形象、生動、真實地理解感知科學教材,引導學生觀察,激發興趣,啟迪思維,使學生能夠真正地學會探索,獲取科學知識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