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舟山群島新區旅游與健康職業學院,浙江 舟山 316111)
創新創業教育在我國始于上個世紀90 年代。推動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既是踐行十九大精神的重要體現,更是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內在需求。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鼓勵更多的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如何培養高水平高質量的創新創業人才,如何完善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成為當下學術界探討的重要課題。然而,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大部分仍局限于探討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的滯后問題,以及不夠完善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兩大問題,較少結合當今互聯網時代背景去分析探究創新創業的特點和新形勢。
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重要講話中也指出:“只有順應歷史潮流,積極應變,主動求變,才能與時代同行。”互聯網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應結合“互聯網+”新形式的時代特征,進一步推進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和改革。國務院于2015 年7 月頒布的《關于積極推進“ 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中也提出,到2018 年,互聯網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的融合發展進一步深化;到2025 年,“互聯網+”新經濟形態初步形成,“互聯網+”成為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
以“創新創業教育”為關鍵詞在CNKI(中國知網)檢索近三年有效論文并作對比分析,不難發現相關主題的文獻中,其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關注點:創新創業、高職院校、課程體系、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創業能力等主題,卻很少結合當今互聯網時代背景去分析探究創新創業的特點和新形勢。而從創新創業教育主題的研究發文數量來看,近三年呈直線上升的增長態勢。
總之,就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現狀來看,我國的相關研究層次在不斷提高、高職院校不斷重視實踐視角,然而前人的研究較少結合“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來分析創新創業教育的新形勢和新特,而涉及“互聯網+商貿”的創新創業教育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課題對推動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具有一定的理論指導意義和實踐意義。
國務院在《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到2018 年互聯網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的融合發展進一步深化,基于互聯網的新業態成為新的經濟增長動力,互聯網支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作用進一步增強。到2025 年“互聯網+”新經濟形態初步形成,“互聯網+”成為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
“互聯網+”背景下的產業革命不只是技術的革命,更是新模式的創新,包括從生產、消費到投資模式的改變,全方位影響著公眾的生活方式和質量。在“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旅游”“互聯網醫療”“互聯網金融”等新概念應運而生。“互聯網+”的本質是傳統產業經過互聯網改造后的在線化、數據化。“互聯網+”推進傳統行業與互聯網的融合,能夠創造出許多的新產業、新業態,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造了更多機遇。
近來,“格子鋪”商業模式風靡全國,吸引了眾多高職院校的創業者。這種新經營模式主要有投資小、收益快、風險低等優勢,但同時也面臨這一些問題,包括格子鋪店主管理和營銷效果等問題,使“格主”的利益收到影響甚至是面臨經營危機。
結合“格子鋪”的優缺點,筆者提出“云端格子鋪”的構想。即將傳統的格子鋪與微店合作,實現全民營銷模式,打造“互聯網+連鎖經營管理”的新模式----“云端格子鋪”。“云端”微店店長作為分格主,主要負責網上營銷和充當客服角色,產品進貨、發貨以及售后均有實體“格子鋪”負責。這種新模式下微店分格主將避開囤貨風險以及物流壓力,而“格子鋪”格主與傳統模式比較,減輕店鋪管理的壓力,同時營銷范圍更廣,營銷效果更好,從而大大提升格主利益。
大學生是最具創新精神的群體,是我過實施創新創業的主力軍。對于“互聯網+商貿”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應該充分發揮互聯網的精神和互聯網+的優勢,勇于改變傳統創業模式,揚其長避其短,重構高效高利潤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