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警察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5)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進行體育鍛煉,并樹立起終身體育的思想觀念。作為在我國體育事業戰略中處于重點位置的學校體育,其既在我國國民體育事業中居基礎地位,同時學校的體育教學在學校教學中處于最末位置,連接著學校和社會[1]。總之,為了使得終身體育的思想貫穿高校的體育教學,幫助學生養成科學的體育價值理念,進而促進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目標,高校在開展體育教育時應當統一高校體育與終身體育的目標,將終身體育的思想應用到高校體育教育教學中去。
任何一個全新理念的提出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終身體育這個思想也是如此。從更早的時間來說,終身體育這個概念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我國建國初期的體育方針即“使體育運動普及和經常化”以及1995 年國家提出的全民健身計劃的影響[2]。而現在終身體育這個概念的真正提出更重要的原因是隨著我國當前經濟與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對于自身的體育鍛煉。因此,終身體育概念的提出是在我國體育方針的指導下以及吸收以往的體育工作經驗而得出的一種全新的體育理念,其主要是指在人的生命活動過程中,將體育鍛煉與體育學習當作一種終身活動進行,并以此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與綜合素質。
高校進行的體育教學改革,在促進學生體育學習思想觀念發生轉變的同時也為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思想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傳統的體育教學雖然是高校教學課程體系中的組成部分,但是還是存在部分學校并為過多的重視體育教學,這種情況的存在在某種程度上也影響了教師的教學熱情與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限制了高校體育事業的發展。為了改變這種現狀,在進行高校體育教改時,首先就是要轉變學生對體育學習的思想觀念,讓學生徹底脫離體育教學中“唯考試”的思想,使其將體育學習當作一種興趣、愛好,在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主動性,讓其在愉快的體育教學中樹立起終身體育的思想。例如,在進行籃球教學時,教師在講解完籃球技巧后,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練習,教師則可以在旁進行指導,在練習結束后教師再針對普遍問題進行相關的講解,這樣就可以逐步轉變師生在教學中的定位,進而影響到學生對體育學習觀念的轉變。
高校進行的體育教學改革,在為學生提供體育技能展示平臺的同時,也有利于培養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思想。在傳統的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師往往忽視了學生因自身能力或是身體狀況等原因而導致他們的體育技能方向和水平方面的差異,這種教學的弊端便是在高校體育考試中很難讓學生充分展示自身所具備的體育技能,甚至會導致部分學生對體育失去了學習的興趣[3]。但是,經過高校的體育教學改革就可以很好的改變這種現狀,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培養,使得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體育技能,這樣既使得學生的體育技能得到了很好的發展與展示,也會提升孩子的滿意度與自信心,進而加深其對終身體育思想的理解。例如,在進行球類活動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籃球、羽毛球、乒乓球、排球等進行練習,這樣不僅讓學生選擇了自己心儀的體育項目,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而且有利于學生充分展示自身所具備的體育技能。
高校進行的體育教學改革,在拓展體育教學發展途徑的同時也使得其教學呈現多樣化的發展特點,這種特點也有利于促進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思想的形成。當前我國高校所進行的一系列體育教學改革都是建立在國外優秀的體育教學思想的基礎上,這種優秀的思想指導使得改革為高校體育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上帶來了一定的積極影響。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與學生共同合作學習、鍛煉的新型教學模式,同時借助現代教學方式組織體育教學活動,這樣不僅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而且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形成終身體育的思想。例如,在進行籃球教學時,教師可以先打一局通過親身示范的方式向學生展示打球時應當注意的問題,然后教師可以和學生以分組的形式進行籃球訓練,借助實際的籃球對打,發現學生的個別問題并進行指導。
高校進行的體育教學改革,在促進網絡管理模式創新化的同時也使得教師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思想。這種改革所帶來的網絡管理模式中,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對網絡技術、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等高新技術的使用,有助于創建一些兼顧教學新穎性和實用性的網絡教學管理平臺,這種平臺的應用能夠有效地打破傳統教學的封閉式管理模式,深化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力度,促進學生終身體育思想的形成[4]。例如,在體育鍛煉的場地放置多媒體顯示屏,教師可以上傳多種體育項目以及相關的鍛煉視頻,學生可以選擇在任何時候進行任何體育項目鍛煉,并且鍛煉的時長可以作為考評,當學生體育鍛煉達到一定時長時則視為體育課程實踐合格。
總而言之,隨著當前我國全民對體育健身認知的提升,我國高校的體育教學也應當進行相應的改革,以便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當然,這種改革的目的包括但不限于只是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還應為我國建立終身體育教育制度打下一定的基礎,為促進我國社會與經濟的發展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