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重慶 404047)
在當今社會,文化作為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座城市的軟實力在綜合力競爭中的作用愈來愈凸顯,其重要性得到了廣泛的認同。三峽文化是一種地域文化,是生活在三峽地區的人類團體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作為整個三峽庫區的文化根基,其內涵相當豐富,主要分為:山水景觀文化、旅游文化、民俗文化、飲食文化、名人文化、宗教文化、移民文化等,其中作為萬州地區最具代表和地域特色的當屬三峽石文化。在古籍中有關三峽石的記載很多,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陸游的《入蜀記》中曾記載到“大抵自荊以西,子胥廟至多。城下多巧石,如靈壁、湖口之類。”在“卞和獻壁”典故中的和氏璧也是一塊三峽奇石。其實,遠在原始社會,當地居民就已經對三峽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近些年來,在長江沿岸地區,出土了很多原始社會時期的石器,除了部分用作勞動工具外,還有大批作為裝飾物,以及用石頭打造的圖騰。大量史實證明了,從古至今,三峽石一直都深受人們的喜愛。萬州是一座與石頭很有緣分的城市。其境內多山,奇峰怪石隨處可見,整座萬州城其實就坐落在一個山坳里。同時,萬州人愛石,有關石頭的傳說、地名、歇后語等豐富了家鄉的地域文化。萬州是長江匯集萬川,而東出夔門的最大也是最后的一處要地,由于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卵石需要經過較長距離的運動和磨礪,再加之萬州境內河灘多、面積大、成為長江卵石的一座天然富礦,也使得萬州長江石質地更光滑細膩,色彩更斑斕絢麗,造型更千奇百怪,畫面更豐富多彩。窮狀人間萬物,盡賦自然萬象,其精妙絕佳者,處處顯造化之神工,個個系奇石之瑰寶。
聞名遐邇的三峽石是萬州人最自豪的名片,多少人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這一個個大小各異的“奇妙精靈”。早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萬州人依靠靈巧的雙手和獨有的藝術語言,用點畫的形式,把它們單個或是多個加以組合,并以工藝品的形式展現在大眾面前。上世紀70 年代末至80 年代間,三峽石工藝品風靡海內外,在廣交會上深受外商追捧,三峽石為萬州爭足了面子,以至于國內各大城市的商場里均有萬縣市三峽石在售賣。到90年代初,依托當時日益升溫的長江三峽旅游熱,萬州碼頭、港口、勝利路等地方的道路兩旁出現了大量販賣三峽石的攤位。石頭按大小、形狀、花紋、色澤、顏色等不同來定價,便宜的有1-5 元左右、如雞蛋般大小的石頭小擺件,貴的則動輒上千上萬的奇石精品,這反映出人們對三峽石文化的一種尊重和喜愛。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萬州的城市發展速度也越來越快,庫區建設日新月異。然而,對于一個飛速發展的城市來說,它以往引以為豪的城市名片卻在悄然地褪去它原有的光環。特別是2009 年整個三峽工程竣工后,庫區蓄水到175 米,因為水位的提升,以前長江沿岸大量的卵石灘沉入江底,使得三峽石的采集工作變得越來越困難,這不能不算作一種遺憾。同時,萬州人對三峽石藝術的發掘和創新不足,多停留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水平,已經很難滿足當前人們對藝術品的欣賞和需求,三峽石工藝品漸漸地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僅剩的幾家奇石店也大多是因為老板本人對石頭的喜愛而繼續經營著,其銷售對象只限于少數外地游客,更多的則是作為國內奇石行業各地石頭收藏愛好者相互交流的場所而已。因此,對三峽石文化以及三峽石畫的深入研究,將有助于三峽石文化在高校的扎根和推廣,豐富了三峽傳統文化的構建理論,同時也為三峽石文化的發展注入新活力,有益于將本地區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藝術文化傳承下去。
高校作為知識傳播的場所,同時也是科技創新、技術創新、思維創新的搖籃,在人才培養方面需要具有前瞻性和大局觀。高校的課程結構和體系需要根據市場的發展而不斷改進和完善,學前教育專業的創意美術實訓課程也不例外,作為扎根庫區,服務庫區的高校,積極倡導和宣傳本地特色文化藝術,本就是責無旁貸的社會責任。學生通過對三峽石文化及三峽石畫的深入了解和學習,拓展石畫發展模式的同時,也有助于高校美術課堂形式與內容上的改革和創新,通過規范的教學體系和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將優秀的傳統文化滲透到美術教育教學的實踐過程中,讓學生在濃濃的傳統地域民俗文化氛圍中感受三峽文化藝術的質樸、率直和不拘一格的風格。對幫助學生了解當地特色藝術文化,加強學生與當地傳統文化資源的接觸,提高其精神境界和藝術素質及審美能力,弘揚三峽石文化藝術的精華,有著積極且重要的作用。
學前教育專業在兒童創意繪畫課程實踐中,本就要求學生掌握在多種材質上開展創意繪畫的技能,豐富幼兒園的美術課堂,因此,我們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借鑒國外優秀的創意石畫教育模式,在創意繪畫課程體系中加入創意石畫,讓學生能夠充分體驗在石頭上與普通紙上繪畫的區別,同時訓練學生開展繪畫創作時,不能簡單地只考慮繪畫的題材和內容,還需要考慮到鵝卵石的獨特形狀、天然花紋和堅硬的質地等因素,去創作繪畫的主題,通過在這樣別具一格的繪畫材料上的實踐教學,讓學生在創意石畫的學習過程中,逐漸培養對石畫的興趣,甚至愿意進一步地研究和探索石畫的發展,進而研究三峽石文化的教育鏈條,為本地區的美術教育注入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新理念。并在不斷的教學過程中總結和完善三峽石畫的教學手段及內容,將創意石畫趣味性強、互動性多的特點充分體現在整個教學實踐環節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潛力。把文化的傳承與美術技巧相結合,把創意石畫發展成為師范院校美術教育教學課堂的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