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師專,安徽 馬鞍山 243041)
對于服裝造型設計的服裝衣領,應該是整個視覺注意的中心區域,但是在,服裝設計師想要創造別特別的設計,重點表現部位是領型設計可以突出服裝的美感,也能體現設計師的真實本領。在服裝的設計制版中,對其服裝內部結構進行深入分析,正確使用服裝制版技術參數是尤其重要的內容。本文主要研究服裝制版技術參數在領型設計中的應用。
按照領子的結構角度進行分類,領型具有以下幾種:
無領就是服裝身上沒有加裝領子的領型。最大特點是僅有領口結構,為人們佩戴頸飾服務。對服裝領口與人體肩頸部的結合要求非常高。無領設計更在乎,美觀性與實用性的有機融合,設計師要選擇最正確的領線位置來表現服裝的無領效果。
平領,作為一種最為常見的領型,平領是領面向外翻,攤貼附在肩部周圍,領座高度為大概為1.5cm 的領型。伴隨著人們審美能力的提升,平領的寬窄形狀開始表現出形式多樣化的變化,比如校服領、娃娃領、荷葉領等形式,五花八門。
立領是指領座沒有翻領部分的領型,這種領型就是傳統旗袍和中山裝的領子,都屬于這種類型,具有濃厚的文化氣息。立領造型簡單,能夠給人帶來立體感、端莊典雅的感覺。因此,立領高度會對人體頸部的正常運動產生一定影響,如果合理的設計,會給人帶來舒適之感。
翻領是應用最為普遍、結構很復雜,變化最為多種多樣的領型,它包括了各種領型的結構技術參數,主要有領面、領座、領子翻折線等結構。至今,晚禮服和燕尾服等服裝多采納翻領設計。
在上面領型各有各的特色,滿足了人們的審美需要,讓服裝設計更顯得美不勝收。
即使平領的領底非常小,不過形成的領面全部攤貼在肩膀上。因此在制圖時,技術參數要保證領寬和領外口線的數據,讓領底的底線實現較大曲率,能更好的接近人體頸根部的領窩狀。一般普通的領子而言,技術參數要進行以下方案:
第一,平領的領底曲線曲率比原型衣片的領窩非常小,為了盡量減少衣領離人體頸部太遠,把衣片后領中心點網上提0.3-0.5cm,讓平領更加貼服在人體頸部處,給人體更好的舒適感。
以原型前后衣片兩頸點作為起點,在肩點處重合2.5cm,讓平領產生低于1cm的領底,掩藏衣領與衣身的接縫處,不會影響平領造型又給人帶來美觀之感。
立領的款式造型變化各式各樣,我覺得在應用服裝制版技術參數時,要保證做到下面的幾點:
我們做服裝設計主要還是要考慮立領寬度。立領窄窄的,會顯得服裝顯得小氣、很不美觀;立領太寬會影響人體頸部運動,會讓頸部感覺疼痛。因此立領寬度最好在控制在2.5cm 至5cm 之間,不能太窄也不能太寬,為了更好的滿足頸部運動最好。
但是最好還是要考慮立領與人體頸部之間的空隙量。特殊情況下,我覺得立領的領下口線與人體頸部的最小空隙量,一定要控制在 0.25cm 左右。直角立領多用于日間禮服上,因此領上口線控制在 0.5cm 左右;鈍角立領用于高級禮服定制,對頸部施壓較大,穿著時間不宜過長,減少傷害頸部;銳角立領多用于便裝,領上口線應該處于 0.7cm 以上,這樣對頸部不會太壓抑。
翻領是一種具有多種的因素的領型,最多用于多種服裝設計中,但是要主要以這幾點來,
第一,對于領子底領尺寸受到人體頸部基本結構的約束,翻領我最基礎的標準取值范圍應該控制在2.5cm-3.5cm 范圍內,領面的寬要大于領座寬1cm左右最好,因此遮掩領座底線與衣身領部之間的縫合線。
在人體頸部呈上細下粗的圓臺體,衣領需要由前向后慢慢轉彎,因此在制版時,翻領的領片要向后傾倒 2cm-3cm 左右最好,讓領型平服地貼在肩上,為了更好的滿足頸部活動的需要。
本文研究了服裝參數中,領子的造型是多種多樣的。服裝設計師要合理運用制版技術參數,從而進行準確、快速的速度,來做服裝造型設計,這樣才能更好的為服裝做出好的設計,又可以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讓衣領成為奪人注意力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