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學院單縣分校,山東 菏澤 274300)
2017 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全域旅游”這一概念。報告指出,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完善各方面關于第一產業的設施和服務。這是“全域旅游”第一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引起了公眾廣泛關注。全面發展旅游業,鄉村建設是一大短板,是政府與基層百姓共同面對的問題。鄉村建設已經進行了很多年,現在仍然持續進行,其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需要去探究。鼓勵群眾在政府的總體規劃上,去自覺建設自己美麗的庭院就是值得探究的一個領域。
調查研究發現目前存在這些問題:(一)缺乏庭院建設的意識。(二)缺乏共建意識。(三)缺少保護自然意識。(四)缺乏文化意識。面對這些問題特提供一些策略。
首先轉變政府思想,把僅僅依靠國家的投入轉移到與民共建的思想上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讓群眾稱為鄉村建設的主體。國家不下達強制措施,不財政包辦,充分發揮群眾的主動性。二戰后日本出現了“造村運動”,這種運動是在不依靠國家的財政與煤炭等能源條件下進行的,日本充分發揮了群眾的自發性、內生性的特點,取得很好的效果。所以政府要鼓勵群眾積極的參與,鼓勵群眾去建設自己的庭院,全民合作,發動群眾的力量才能取得最后的勝利。
改變群眾思想觀念。梁漱溟是中國現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文化哲學創始人,他比較早的提出了鄉村建設理論,并在菏澤、鄒平等地開展鄉村建設實驗,雖然受社會條件的制約收效甚微,但他的理論很值得后人借鑒,尤其在思想教育方面的理論。他的著作《鄉村建設理論》作為鄉村建設理論的依據和鄉村教育思想的基礎,主要闡述鄉村建設必須依靠教育手段。他的觀點還是要依靠群眾的自我奮斗,提高廣大群眾的思想水平高,不僅是物質性的“造物”,還是精神性的“造人”。美麗鄉村建設應從僅僅停留在物質層面目標轉移到精神層面。基層群眾的審美還處于較低的層次,需要對其宣傳教育,宣傳審美程度更高的事物從而改變群眾的審美理念,加大對基層群眾的精神啟蒙。舉止高雅、品質高尚、鄉風淳樸、氣氛和諧的鄉村更有利于旅游業的發展。
1.不同風格的庭院
世界上主要有中式庭院、日式庭院、歐式庭院,這三種風格的庭院都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我國庭院風格主要體現在蘇州園林上,它追求與自然和諧相處、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環境的一種創造。它主要利用假山、池水、花草樹木組合成一種仿自然的詩情畫意美,體現了古人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這些理念都可以應用到全國鄉村的庭院建設之中。日式庭院起源于中國,尤其唐代文化對日本的影響。它主要由山石、水、花草樹木等組成,模擬大自然,形成一種渾然天成的美。但它還延伸出一種獨特的風格——枯山水,以砂代水、以石頭取代島嶼的干枯庭院的山水庭院,具有禪境美。枯山水可以調節浮躁的精神狀態,讓內心平靜下來。歐式庭院總體比較重視綠化,西方國家對自然的保護意識要強于東方國家,這從他們的庭院建設能看到這一點,我們可以吸取他們的綠化環境的方法與結構布局。不是照搬西方的模式,我們要在不失自身文化特點的同時取長補短,也就是在中式風格的基礎上吸引外國部分建設理念或方法。
2.主體建筑建設
菏澤作為孔孟之鄉,齊魯文化的發源地,民居建筑布局具有自身獨特的文化特點。一個地方如果沒有獨特的文化特點,很難吸引人的矚目。我們應該把菏澤本土具有審美特點文化傳統繼承下來并創新化地應用到現代建筑之中,這樣才能用特色文化來帶動旅游業。菏澤民居建筑主要以磚、瓦、木為主要建筑材料,建筑形制以硬山式屋頂為主,單縣朱家大院是菏澤民居的典型的代表。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留下很多寶貴的文化遺產,建筑中的屋脊獸與瓦當的形制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是中國文化的代表之一。屋脊獸也是魯西南民居建筑非常重要的裝飾,從藝術的角度,它們都是獨立的雕塑的作品。中國傳統建筑一般都是五脊六獸,正脊兩端的獸叫“龍吻”,垂脊上的五條獸分別是:狻猊、斗牛、獬豸、鳳、押魚,故宮太和殿甚至用到十個。屋脊獸豐富多樣,鴟吻、龍、鳳、鴿子、魚、鳥、麒麟、騎鶴仙人、吉星樓等,都是普遍應用的裝飾。這些屋脊獸大多是磚塑,鄄城磚塑被列中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魯西南地區的文化特色。除了屋脊獸還有一些磚塑浮雕裝飾有很強的審美價值。這些裝飾都有美好吉祥的寓意,應該予以繼承發揚。
瓦當,是指古代中國建筑中覆蓋建筑檐頭筒瓦前端的遮擋,瓦面上帶著有花紋垂掛圓型的擋片。瓦當的圖案極富變化,有云頭紋、幾何形紋、饕餮紋、文字紋、動物紋等等,展現了歷史文化價值和藝術成就,為精致的藝術品。魯西南地區的民居也應用帶有圖案的瓦當,具有很強的裝飾性與地方特色。
3.墻體建造打破高墻紅磚的模式化建造方式,對墻體進行多樣化處理,磚瓦不僅可以密集型堆疊,也可以花樣構造。花式墻有漏磚墻、磚花墻、漏窗墻等。漏磚墻是在墻洞處砌成菱花或做出竹節的雕飾。磚花墻是通過砌磚的凹凸變化形成不同的圖案效果。漏窗墻是在墻體上做出一個形狀的花式窗口,窗口可以利用瓦片堆疊各種花式,蘇州園林很多墻體就是這種形式。這三種墻體都具有形式美,是勞動人民智慧創造,可以結合混搭建造。
4.地面規劃建造
摒除庭院地面單一的鋪設方法,可以仿造蘇州園林的設計設置道路、石景、水景、休閑區、綠化區等一些微景觀區域。地面除了水泥也可以用紅磚或藍磚花式鋪設,彩色透水混凝土、塑膠地面都是很好的地面材料。可以設置小的池塘,池底鋪鵝卵石,養觀賞魚,岸邊石頭收邊,種植一些荷花,給庭院帶來別樣的情趣。設置亭子或連廊,周圍掩映綠植,極具情調。綠化對農村庭院建設至關重要,綠色植物與農村環境協調一致,才具有農家風味。道路兩邊設置草坪或建造花園,也可以種植觀賞常綠樹木。
5.庭院綠化
據調查農村的庭院并不注重綠化,其根本原因是農民接觸到觀賞性植物少,這就需要為農民提供一些觀賞性植物,尤其多年生的花卉,可以自行培育。非常多植物的多年生的,比如有仙客來、馬蹄蓮、睡蓮、荷花、大麗花、金銀花、月季花、茶花等多種。菏澤是牡丹之鄉,有著充足的資源,應該推廣到千家萬戶,而不是僅僅在一個局限的地方種植,使牡丹在菏澤大地上到處開花,真正做到牡丹之鄉。
6.農村老物件應用于庭院建設
鄉村老物件像文物一樣深受收藏家喜愛,導致很多農村的老物件流入了城市中,成為一種高雅的體現。除了造型美還有懷舊美,很多現代文人雅客總喜歡在現代建設風格融進一些古雅的氣息,營造一種懷舊情緒。魯西南農村地區仍然有很多老物件,據調查主要有碾壓糧食的石磨盤、打場的石磙、磱石、喂牲口的石槽、舂米的石臼、盛糧食的陶缸、陶盆等一些不易腐爛的物品。甚至有一些農村存在一些文物,石碑、石獸、一些具有雕飾的建筑構件等,它們都體現一個地方的文化特色,可以很好地應用到鄉村建設之中。石磨盤可以應用到現代建筑中,在現代感透露古雅。圓形石磨盤還可以應用于地面鋪設,極具形式美感。小的石磨盤還可以水景,大石磨盤還是很好的石桌臺面。石磙、磱石都可以應用到建筑中,或設計一些形式美感的造型放置庭院之中。現在很多人用石槽養魚,里面再種植一些睡蓮,別具情調。農村還有很多老物件,只要有意識的去引導,農民自己就可以應用到自家小院的建造中,發揮本地資源文化特色。
發展鄉村旅游,轉變思想是前提,提供參考方案是措施。轉變鄉村建設戰略,把宏觀建設轉移到微觀建造,加強基層審美教育,引導農民自覺去建設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庭院。本論文提供了一些庭院建設理論與具體的建造方法,但任重道遠,鄉村建設需要考慮成本問題,是一個長期過程,切忌急功近利。最后希望能為鄉村建設與旅游發展帶來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