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演藝職業學院,廣西 南寧 530226)
瑤繡靈感主要來源于生活,來源于自然,其取材主要表現花草樹木、動物,還有表現云霞、山水、幾何圖案,也有文字圖形和人物形象的,這些形紋圖案記載了瑤族生存發展、信仰崇拜,展示了瑤族婦女的聰明才智和對生活的向往。瑤族的刺繡是用黑布、藍布或白布為底,用紅、橙、黃、黑、白等色絲線為材料,除了在服飾、頭飾上刺繡外,也可制作一些荷包、腳綁、腰帶之類的單品,具有有構圖精巧、色彩斑斕、圖案精美的特點。瑤族的女子一般6-7 歲時就開始習作挑花,待到她們十四五歲的時候,技藝就已經相當嫻熟了。
(一)瑤繡的歷史。廣西瑤繡已經擁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瑤繡在瑤族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從上世紀末期開始,許多的年輕人走出了瑤山,因此,家家戶戶日常的刺繡習慣慢慢淡化,瑤繡一度面臨后繼無人的困境。所幸的是,在2006 年5 月,廣西賀州瑤族服飾被列為國務院批準文化部確定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瑤繡是瑤族服飾的重要裝飾部分,因此,瑤繡這一傳統文化又回到了人們的視野,重新被重視了起來,甚至還創建了瑤繡的品牌。
據傳,瑤族有一位刺繡高手名叫玄女,她天資聰明,五歲玩針,七歲學刺繡,在她十五歲時候就已經可以把瑤山的先人們繡過的所有物形都繡出來了。轉眼間,玄女就到了豆蔻年華,一天,她上山采藥,偶遇了一位名叫青哥的少年,青哥父母雙亡、無家可歸,長年游歷于瑤山,以狩獵為生。二人志同道合,相聊甚歡,于是,玄女就回家辭別了雙親,與青哥一起游歷瑤山。三年過后,玄女忽然有了靈感,她腦海中浮現出了許多豐富多彩、五彩斑斕的圖形,而給予她啟發的是瑤山的山、瑤山的水、瑤山的神靈…正是大自然的萬千奇觀,使得玄女的創作思路大開,繡出了更多精美絕倫的瑤家圖案,為瑤族的繡品增添了萬千畫境。
(二)瑤繡的藝術價值。瑤族人他們有自己的語言,但是卻沒有自己的文字。因此,他們的歷史大多是靠瑤歌、瑤繡來記載,歌曲代代傳唱,繡技世代傳承。因此,才使得瑤繡充滿了神秘而迷人的藝術魅力,瑤繡的繡法多種多樣,經過巧工們的千針萬線的描繪,每幅繡品都演繹著一個又一個栩栩如生的故事。這些故事可能是一個美麗的神話傳說、可能是一個瑤家日常生活的場景、可能是一個美妙的愛情故事,也可能是瑤族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瑤繡的主題主要是來自瑤族人民的生產、生活和傳統故事中與瑤族人有關的實物,這些事物與瑤族所處的地理環境有很大的關系,他們居住在瑤山里,因此他們見到的和熟悉的都是山上的那些動植物,她們極少把一些未見過的事物作為瑤繡題材,比如桂花、百合、玫瑰等。因此,瑤繡實際上是一種土生土長的瑤族特有的文化,它與瑤族人們長期以來的生產、生活,以及審美情趣息息相關,具有相當高的研究價值和藝術價值。
(三)瑤繡的審美意蘊。瑤繡的用布、用色和圖案的選擇搭配都是有嚴格的規定的,比如,人形紋和獸形紋,只能用白色或者黑色,不能用其他的顏色。雖然因為瑤繡的用途不同,它的圖案配色和底布的顏色也不同,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它的基本圖案是定型的。瑤繡的線條沒有弧線,都是垂直線、水平線和對角線,角度只有90 度、45 度、180 度三種,所以圖案只有三角形、四方形、齒狀形等。瑤繡的品種非常多,常見的有一些花帽、圍裙、腳綁、花帶等,還有婚服和定情用的香囊、荷包等。聰明的瑤族姑娘會根據品種的不同來進行擇料和配色,她們心靈手巧、獨具匠心、嫻于精工,繡出來的圖案既美麗大方,具有很強民族特色,同時又具有很高的審美意蘊。
(一)廣西瑤繡圖案在建筑室外設計中的應用。中國的古建筑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在建筑結構方面盡木材應用之能事,形成了其獨特的建筑體系。以精巧的木構架結構,及其精美的建筑裝飾,展現出其獨特的建筑藝術魅力。中國古建筑外部的裝飾大部分都是體現在梁枋、斗拱、檁椽等結構構件。綜合運用我國工藝美術以及繪畫、雕刻等方面的成就,經過藝術加工來發揮其裝飾作用,變化豐富,精美絕倫,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
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的瑤族民俗村中的古民居便是如此,瑤族是個山居民族,其民俗村大都坐落在海拔較高的高山密林中,根據語言和習慣的不同,廣西的瑤族分為五個支系,分別為坳瑤、盤瑤、茶山瑤、花籃瑤、山子瑤。各個支系在生產生活方面既相互融合,又各具特色,共同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瑤族文化。但是大體上說,廣西瑤族建筑的室外建筑裝飾設計大都集中在檐、窗、門頭、等地方,瑤人將一些瑤繡圖案通過繪畫、雕刻等形式表現出來,飾以不同的顏色,用作建筑的外部裝飾,極具地方特色。
(二)廣西瑤繡圖案在建筑室內設計中的應用。色彩的使用是我國古建筑最顯著的特征之一,主要是彩繪的形式,彩繪具有極好的裝飾性和標志性,以及象征性,同時還能起到防蟲、防潮的保護作用。比如中國傳統的彩畫裝飾,所謂的“雕梁畫柱”就是形容我國古建筑的這一特色。室內的彩繪多用作柱頭、天花、藻井等處,彩畫裝飾極富內涵,而且色彩豐富,裝飾性強。
雕飾也是中國古建筑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豐富建筑形象的一種雕飾藝術,它在傳統民居建筑中被廣泛采用。雕飾的題材內容十分豐富,通常選用一些普通百姓所熟悉的內容為題材,具有濃郁的自然生活氣息,比如,有動植物花紋、狩獵場景、神話故事、戲劇場面、人物形象等。室內雕飾常體現在一些罩、漏窗、槅門、裝飾畫等。
彩繪以及雕刻之類的裝飾手法在瑤族古建筑中也十分常見,由于地域人文、審美特色等原因,使得瑤族建筑的室內裝飾具有顯著的民族地域特征。
(三)廣西瑤繡在現代建筑裝飾設計中的體現。受中國傳統文化、成長經歷,已經環境熏陶的影響,許多國人對于傳統的裝飾元素是有一定的情懷的,而且中國自古有通過圖案寄托理想、心愿、情感的思維習慣和文化傳統,因此,廣西瑤繡圖案在現代建筑設計中也常有體現,尤其是建筑的室內設計。近年來,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進行,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提高,他們不再滿足于空洞的、沒有內涵的空間裝飾,而熱衷于賦予空間生命與內涵,因此,傳統手工藝制品越來越為人們所喜愛,一些瑤繡的掛毯、抱枕、桌旗等富有瑤繡特征的軟裝,就常常被人們搬到了家中。
手工藝是歷史的產物,是中國勞動人民在長達數千年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創造出來的,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瑤繡不僅為瑤族同胞所珍愛,同時也為廣大熱愛瑤繡文化內涵及裝飾的人們所推崇,它凝聚著瑤人審美的精髓,具有重大的文化價值及傳承意義。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應用,設計師應該充分滲透瑤繡文化,領悟瑤繡文化的精神內涵以及傳承意義,發展與應用傳統的瑤繡圖案,對瑤繡文化進行提煉與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