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1)
“智慧景區”是在“數字地球”向“智慧地球”轉型這一重大背景的基礎下,結合景區特性,運用人類最新文明成果,構建智慧網絡,實現景區智能化發展;將最新管理理念同最新技術成果(尤其是物聯網)高度集成,全面應用于景區管理,從而更有效地保護旅游資源,為游客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依據國內旅游抽樣調查,直到 2019 年年底,我國國內、國際旅游市場,無論是旅游人數還是旅游收入都創出歷史最高,為國內旅游產業的綠色、生態健康發展提供保障[1]。截至2019 年年底全國共有A 級景區11924 個,全年接待總人數60.24 億人次,比上年末增長10.5%,實現旅游收入4707.54 億元,比上年末增長7.8%。隨著我國游客的不斷增加,也給各個景區的游客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
(一)隨著旅游規模的不斷擴張,景區接待的游客數量也會隨之增長,景區游客容量的可行性控制成為現實問題。目前景區對游客容量的控制主要通過分規模游覽(團隊游覽路線和散客游覽路線)和分時段控制的方式,但由于景區對游客容量預警信息發布、傳播不及時,服務管理不完善等,導致外來游客不能及時獲取景區的客流量信息,從而造成“人滿為患”的現象。
(二)旅游安全問題。在游客瀏覽的過程中,人數過多或安全措施不完善,很容易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有的旅客對自身安全不夠重視,在景區危險地段隨意攀爬、跑動,很容易導致游客身體受到傷害,甚至牽連其它游客,使旅游景區的安全問題堪憂,
物聯網的概念最早是在 1999 年的麻省理工學院誕生的,它在當時被定義為以相應的協議和標準為基礎,利用 GPS、紅外線感應技術、射頻識別技術以及氣態感應等等高科技信息感應設備將生活中存在的任意實體與互聯網連接起來,從而達到互相通信和信息分享的目的。這種智能型的網絡結構包含了定位、識別、通信、跟進、控制等等管理功能[2],也就是我們通常所理解的“物聯網”。
(一)RFID 技術、A-GPS 定位技術在客流管理的應用
旅游景區的客流量控制,包括游客總量和各個景點的客流量控制。前者直接通過電子門票技術就可以輕松獲取,當超過景區最大承載量時就可以采取停止售票、放緩售票等方式進行相應控制。對于后者而言,有兩種物聯網技術可以進行應用。
1.RFID 定位技術
RFID 是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的簡稱。它是將數字化的識別信息存放在應答器(俗稱電子標簽)的電子數據載體中,通過無線電磁耦合的方式,由另一設備閱讀器(或讀寫器)來獲取信息,并存放于數據庫中進行處理。在景區游客管理中主要根據各個景點的分布情況,將景區劃分為相對獨立的小區域,在小區域一些關鍵的位置點設置 RFID 讀寫器,配置多對天線,將天線配置在門 (或是其他關鍵點)的位置,覆蓋關鍵點。當游客通過關鍵點時,RFID讀寫器通過不同的天線獲取游客的 ID 號,這樣,經過位置點的所有 RFID標簽都可以通過讀寫器獲取,并在第一時間將數據發送到數據中心,系統根據讀取信息的結果判定游客的進出,實時了解景點的游客分布情況,做到系統的實時監控。
2.A-GPS 定位技術
A-GPS 技術是一種同時借助網絡基站和 GPS 獲取移動終端位置信息的定位技術[3],它同時支持 GSM/GPRS、WCDMA、CDMA2000 等不同運營商的網絡。A-GPS 工作原理是首先通過通訊網絡獲取移動終端基站的信息,位置服務器將基站位置相關的 GPS 輔助信息傳與手機,然后手機 A-GPS 模塊根據輔助信息接收并解譯 GPS 信號獲取移動終端用戶的位置信息。A-GPS 最大的優點在于其極高的定位精度,其精度在10 米左右;其次,它在保證精度的同時,改進了 GPS 首次接收信號的時耗問題和移動終端設備的電耗問題;第三,該技術在室內 GPS 無信號的情況下可調動基站定位的方式,使 A-GPS 的使用范圍更加廣泛。
(二)物聯網技術在安全管理中的應用
物聯網技術可以在景區內形成一套完善的游客安全保障體系。根據不同類型的旅游景區,物聯網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應用形式也有所區別。對于森林公園、山岳等范圍較大的景區,經常會出現游客走散、失蹤等現象。對于這些地貌環境多變復雜的地區,如何以最快的速度進行現場救護顯得非常重要。當游客走失或遇到危險時,可以通過游客攜帶的電子門票、智能端利用AGPS 定位技術,通知距離最近的救護人員,第一時間即可到達現場救護;而對于那些面積范圍相對較小,游客密集的景區,則在景區入口處利用射頻識別技術進行嚴格的安全檢查,避免游客將危險物品帶入景區;對于有危險系數較高旅游項目的景區,一方面要在事故易發段安排監護人員,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物聯網的全方位監測,來預防各種事故的發生。
(三)物聯網在游客行為識別中的應用
將物聯網技術應用于景區的視覺監控中,相對于傳統的視覺監控系統具有更大的優勢,既能夠及時準確識別游客的不良行為,又能夠實現景區的智能化管理。其主要應用過程為:將物聯網通過在景區中設置各種傳感器和視覺監控設備,及時感知植物花卉周圍客流的變化與游客的行為動作特征,并通過物聯網將檢測信息發送到監控人員,監控人員對接收到的信息進行及時判斷與處理,從而為植物花卉的安全提供保障。
結語:總而言之,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在旅游業中的逐步滲透,為智慧景區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證,也使智慧旅游逐漸成為現實,增強了游客的旅游體驗。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物聯網技術在景區管理中應用層面的愈發深化,必將使其轉型升級速度得到進一步加快,使景區的整體服務水平邁上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