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地區麥蓋提縣第一幼兒園,新疆 麥蓋提 844600)
引言:幼兒的年齡較小,在思想、心智等方面都不夠成熟,認識的文字也十分有限,在這種情況下幼兒在閱讀過程中勢必會遇到很多阻礙,長此以往幼兒的閱讀興趣將很難得到激發。為此幼兒的閱讀教學必須要突破傳統的閱讀方式,以圖文結合的形式吸引幼兒的眼球,讓幼兒完全沉浸在故事的情感當中,感受閱讀帶來的無限魅力,完成閱讀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的雙重提升,從而達到繪本教學的最終目的。
繪本是現階段最受幼兒喜愛的書籍,采用大量有趣的圖畫講述故事。雖然文字內容不多,但是幼兒通過有故事性的文字就能準確地了解故事的內容,并且被深深地吸引,在閱讀中享受樂趣,實現讓幼兒快樂學習的最終目的。
繪本教學之所以被廣泛應用與幼兒教學當中,歸根結底在于繪本所擁有兩大特征,這兩大特征就是是趣味性、傳達性。所謂趣味性自然是一種樂趣,能讓幼兒在閱讀書本過程中體驗到樂趣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大部分幼兒比較好動,很難對一件事情保持耐心。如果閱讀存在大量不認識漢字的書籍,那勢必會形成厭惡心理,不利于培養幼兒閱讀的習慣,因此選擇有色彩、有情感的圖畫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幼兒在圖畫的吸引下了解了故事內容,為幼兒創造了一個童話般的世界,賦予了閱讀無窮的趣味。
傳達性自然是一種知識地傳達,繪本提供的圖畫和講述的故事絕不是盲目的,而是要以一種有趣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幼兒通過閱讀感受到作者豐富的情感和想象力,進而感染到自身的思想,提高自己的想象能力。另外,通過閱讀文字,幼兒學會了如何生動的講述故事,提高了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同時,通過翻閱大量有趣的圖畫,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實現了幼兒的全面發展。
繪本本身雖然深受幼兒的喜愛,但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來看,幼兒的自主閱讀很容易會因為理解的偏差,而形成錯誤的閱讀感受,因此對幼兒來說,教師的合理引導非常重要。在繪本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合理引導主要體現為教師富有感情的導讀,教師根據繪本故事傳達的情感,利用自己的表情、動作以及聲調變化進行抑揚頓挫的朗讀,讓幼兒能夠通過聆聽教師的朗讀,感受到故事傳達的情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在導讀完成之后,教師可以借助幼兒當下的閱讀狀態進一步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以提問的形式引導幼兒分享閱讀感受。例如,你得到了哪些啟發?你怎樣評價故事的主人公?通過啟發幼兒的思維,讓幼兒從閱讀中獲得各項能力的提升,實現幼兒教學水平的提升。
在繪本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幼兒教師都忽略了標題解讀環節,認為對于標題的解讀可有可無,事實上對于幼兒來說標題的解讀更加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因為一篇故事的標題往往簡潔生動,并且是對一篇文章的精準概括,幼兒在閱讀標題之后能夠實現對故事的初步了解。另外,教師在進行繪本教學過程中加入對標題的解讀環節能夠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幫助幼兒在以后的閱讀過程中養成正確的閱讀技巧,為以后閱讀能力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綜上,標題的解讀在繪本教學中的應用不容忽視。
教師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要注意標題解讀的環節雖然簡單,但是也要巧妙利用提問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在閱讀之前先充分發揮聯想想象的能力完成對繪本故事的構思。例如,通過閱讀故事標題你能對故事內容進行一些猜測嗎?如果你來編輯這個故事,你會畫一些什么內容呢?通過提問一些令幼兒感興趣的內容,引導幼兒積極地參與到繪本課堂中,從而幫助幼兒樹立閱讀的自信心,發揮繪本閱讀的最大價值。
教師在運用繪本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注意的就是繪本題材的選擇,題材的選擇一定不是盲目的,它需要教師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例如幼兒的理解能力、生活經歷、興趣愛好等等。不過,雖然是要用針對性的選擇題材,也要考慮幼兒的綜合發展,不能只限定一種或幾種題材,可以從最近的學習內容出發,按照多樣化的原則,定期為幼兒提供豐富多樣的題材類型。比如,教師發現現階段的大部分幼兒普遍對自己沒有信心,教師為了提升幼兒的自信心,可以通過指導幼兒閱讀《我喜歡自己》,以此來激發幼兒的自信心,讓幼兒愛上自己,幫助幼兒重拾勇氣。
閱讀本身的意義就是開拓學生思維,只有在閱讀過程中不限制幼兒的思考,給予幼兒充分的自由,才能達到閱讀最初的目的。所以,教師在指導幼兒進行繪本閱讀時,首先要與幼兒建立一個互相尊重的師生關系,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鼓勵幼兒在閱讀完成后敢于表達自己的看法。在幼兒出現理解錯誤時,掌握科學的方式方法,指出幼兒的錯誤,當然也要給與幼兒肯定的態度,如此才能促使幼兒在繪本閱讀過程中大膽開發想象力,樹立閱讀自信。
綜上所述,繪本對于幼兒的成長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它對幼兒的發展以及教學質量的提高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充分認識到繪本應用的價值,具備繪本應用意識,轉變傳統的教學方法,讓幼兒自己通過閱讀,享受到閱讀帶來的樂趣,激發閱讀興趣,培養閱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