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六盤水市盤州市第二幼兒園,貴州 六盤水 561601)
教學工作是幼兒教師的基本工作,也是幼兒教師專業水平的一個表現形式。幼兒教師對教學活動內容的選擇、教學方式的掌握都體現了幼兒教師對幼兒教育的理論、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專業能力運用水平。所以要幫助幼兒教師專業成長,幫助其教學能力水平的提高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突破口。
名園長組團幫扶的幼兒園,每學期都舉行不同領域不同主題的教學活動設計評比活動。在依托園內要求每一個教學教師都參加評比活動。園內幼兒教師需根據主題來設計教學活動。教學活動是幼兒園一個重要的活動形式。教學活動的計劃與實施是《幼兒園教師標準》對幼兒教師專業能力提出的要求之一。幼兒教師通過教學活動設計,需要掌握怎樣確定教學目標、怎樣運用教育活動原則、怎樣選擇教學活動方法和手段等。而在教學活動設計的過程中,促使幼兒教師掌握幼兒教育的原理、學習專業理論和知識,提高運用教學活動方法的能力。教師把設計好的教學活動方案教給名園長組團成員,名園長組團成員根據教學活動內容的選擇、設計意圖、教學目標的制定和實施、活動過程中師幼互動等來進行評比標準。把評比過程中,發現活動設計方案的不足反饋給教師,幫助其了解活動設計的不足。
如我園幼兒老師設計的大班幼兒園故事教育教學活動計劃的設計意圖中:“《老鼠嫁女》是我國的經典故事,其詼諧、幽默的內容深受大家的喜愛?!?-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要提供給幼兒童謠、故事和詩歌等不同體裁的兒童文學作品,引導他們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大班幼兒己能比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所感、所想,并進行簡短的語言概述。根據本班幼兒語言發展水平,我選擇了《老鼠嫁女》這個詼諧、幽默的民間故事作為教學藍本,通過精美的畫面、生動的配音,讓傳統故事帶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同時幼兒借鑒己有的生活經驗,了解我國老百姓結婚過程中的一些基本習俗和喜慶的氣氛,提高孩子們語言表達能力及對社會的認知能力并通過實踐模仿、表演抬花轎等形式滿足孩子們的心理需求?!痹谶@個教學活動設計的反饋中,名園長組團成員在評比過程中,發現老師在活動設計中的設計意圖內沒有理論基礎,并把意見反饋給該老師。老師收到反饋后,翻閱《指南》等多樣材料,豐富設計意圖中的理論基礎。
通過名園長組團幫扶之后的教學活動設計評比活動,幼兒教師們在教學活動內容的選擇、設計意圖、教學目標的制定和實施、活動過程中師幼互動等方面都能得到一定的提高。而活動的開展并不只是讓教師交出一個活動設計出來,還給出教師反饋。使教師在原有的專業水平上得以提高。
“同課異構”是指針對相同的課題,同一個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構思、不同的教學方法、不同的設計風格、不同的實施途徑,達到同樣的效果。是一種呈現出不同教學風格的教學活動,塑造極具幼兒教師個人特色的教學活動模式。
在進行“同課異構”過程中,最先開始的是幼兒教師的“磨課”,確定主題后,執教教師開始多次的磨課,研討,一步步完善自己的教學設計與組織實施,在反思與實踐中提高自己,是幼兒教師成長的橋梁。
如我園老師的“同課異構”主題--中班手工“笑臉墻”。首次“磨課”的教學實施過程為(一)開始部分:教師帶幼兒玩“表情游戲”導入活動,激發幼兒的興趣。(二)基本部分:1.觀看笑臉圖片,感受笑臉的特征。2.教師出示并介紹材料,并與幼兒討論用各種顏色的紙繩如何在蛋糕盤上制作“笑臉”。3.幼兒操作,運用繞、剪、粘貼的方法制作“笑臉”。4.展示幼兒作品,教師將幼兒的作品貼在泡沫板上,共同欣賞。(三)結束部分:師幼共同將笑臉帶回教師欣賞?;顒幼杂山Y束。名園長組團成員給出了存在的問題有教師情緒、表情不夠夸張,組織語言不夠精煉、投放給幼兒的操作材料單一、蛋糕盤太小;二次磨課的記錄表記錄教學實施過程為(一)開始部分:教師以帶幼兒玩“毛毛蟲,爬爬爬”表情游戲引入活動,教師用相機捕捉游戲中幼兒的笑臉。(二)基本部分:1.欣賞游戲中即興捕捉到的笑臉照片,感受笑臉的特征。2.教師出示并介紹材料,啟發幼兒利用各種不同種類的紙,在蛋糕盤上制作“笑臉”。3.幼兒自由選擇材料,運用團、搓、粘貼等方法在蛋糕盤上制作笑臉。4.展示、欣賞幼兒作品--笑臉墻,體驗成功的快樂。(三)結束部分:師幼一起將笑臉墻帶回教師欣賞,活動結束。名園長組團又指出存在的問題是展示、欣賞幼兒作品--笑臉墻環節,教師講述的過多,應由幼兒自己講述。
名園長組團成員參與到“磨課”當中,發現問題并給予執教教師建議,執教教師調整、完善活動設計與教學過程,把問題解決,在實踐、調整、提煉的過程中進一步完善教學活動。
通過“同課異構”活動,推動了幼兒教師選擇主題的亮點、教學活動的運用等等方面的成長。在同課異構的研究過程中,能夠促進教師們不斷更新幼兒教育教學的理念,改善教學活動中的行為,同時形成了自己對教學活動主題、教學對象、教學方法的運用有了獨立和創造性的見解,提高了幼兒教師對集體教學的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