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衛萍
(常州源通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江蘇 常州 213000)
引言:中國的紡織機械制造業憑借其悠久的發展歷史,在我國的發展中已經進入了較為成熟的階段。其品種齊全、生產技術較為先進,生產的各類產品基本可以滿足社會的需求。從目前整個社會的發展狀況來看,各個產業都在謀求變革與發展,在傳統制造業方面,正尋求貿易模式的新發展,利用創新的方式獲得新興的發展動力是紡織業謀求發展的必然途徑。在紡織機械水平不斷上升的狀況下,市場上對于其質量、功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滿足各項基礎功能的基礎之上,產品的造型設計成為了激發消費者購買欲的另一重要因素。
“造型鏈”主要指的是利用各種生產設備和生產工藝,對產品的外型進行設計和加工,并將整個產品得以完美的呈現。通過一定的設計體系和模型,能夠讓設計師對產品有更加清除、明確的認知,增強設計人員之間的溝通效率和新產品的研發效率,通過系統的梳理各項設計要素、主要問題、設計的難點,使得設計師能夠在產品的設計過程中提供更加有針對性的設計觀點,以此提高產品設計的質量。另外,在進行產品的設計過程中,各個設計要素之間相關聯系形成一個個元素鏈,各個元素鏈之間相互聯系形成一個完整的生產鏈,從而實現生產線的統一性。
紡織產品若想在市場上取得競爭力,其外觀的設計是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環節。在進行技術工藝革新時,往往需要對其外觀和造型進行更新換代。產品的外形、顏色、比例等特點是區別于其他產品的重要因素,這些獨特的特點也彰顯了一個品牌的產品獨特的魅力和特點。因此,利用造型特征,對紡織機械設備進行設計具有積極的意義。產品造型的主要特征往往由一個產品的結構形式、外觀特點、內部功能、使用情景等因素所決定,因此,在進行產品的外觀設計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
由于個體的差異性,所以每個人對同一產品的欣賞力都是不相同的。因此,設計師在進行產品設計時,需要利用自己的專業素養和能力,結合當代流行的趨勢和大眾的審美,使其自身設計的產品能夠最大程度上滿足各方的需求。“技術體系”理論是許多設計師運用到設計中的一個重要理論,這個理論主要從兩個維度對產品設計進行分解,將設計問題分為了從抽象到具體、從輪廓到細節兩個維度。這是一種實踐性較高的理論體系,在實踐中具有廣泛的應用效應。該理論著重的強調了不同領域、不同層次之間的因果關系,在進行理論運用的過程中,設計人員需要先系統的學習該理論,掌握該理論的重點和難點,并且能夠在設計工作中根據產品的各項特點設計出高質量的產品。
產品在生產過程中需要遵循系統性的生產原則,這也是各個紡織企業在進行生產機械裝備制造時必須要遵守的原則。系統性原則的形成是對整個生產線在進行形象規劃的基礎上定下的基調,企業在進行生產的過程中,也要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有效的調整。當前社會需求急劇增長的狀況下,在生產線方面形成了數量龐大的特點。因此,各個設計師要遵循需求目標,以需求為導向,合理的運用各項設備對生產線進行整體的形象規劃,對設計的各類產品和計劃要求進行更加明確、系統的要求,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提高生產效率,還能夠在思想上規范企業的生產行為。
紡織企業在進行生產制造時,設計師要在個體與個體之間進行鏈接的分析與設計,主要運用技術體系模型構建的方式。這主要說的是利用一定的體系或者模型對個體的造型元素進行數據的整理、問題的梳理與分析、記錄等,從而提高整體的設計質量,有效的規范設計人員的行為,加強和團隊合作。在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要根據自己的能力量力而行,加強整個團隊的合作能力。對于各項設備進行有效的細節分、形象統一性的設計與分析,方便了設計師之間的交流與配合,從而實施更加規范的設計方案。
產品的設計包括其外觀和內部結構的設計,在進行內部結構設計時,要綜合考慮產品的性能和使用場景,對產品個體進行多角度的分析,幫助設計師有效的提高產品的設計效率,進而縮短產品從設計到成品的時間差。
本篇文章著重從解決紡織企業生產線的角度出發,將“造型鏈”概念運用到整個紡織機械生產制造的過程中。希望能夠幫助企業實現產品造型的共性表達,在追求生產質量的同時,也能夠加強對產品外部造型設計的重視度。縱觀各個紡織生產企業的生產狀況來看,許多企業對于外形的設計和研究還缺乏足夠的重視。因此,希望本篇文章的發表能夠有效的提高各個企業的重視度,利用產品的外形提高企業的整體形象,幫助企業探索更加寬闊的創新路徑,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推動企業和整個紡織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