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士紅
(德惠市第二實驗小學,吉林 德惠 130300)
教師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必須根據學生心理認知特點開展針對性的教學設計,才可以達到預期教學效果。游戲是兒童最自然、有效的學習方式,是他們認識世界的工具、快樂生活的源泉。小學音樂游戲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理解音樂知識、緩解課堂學習緊張氣氛、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在寓教于樂中順利達到預期教學目標。
目前,音樂教師一般都不止教授一個學年段,一般都身兼兩個至三個年段,如果想要音樂游戲的教學效果達到最好,音樂教師就要結合每個年段學生的年齡特點。比如,低段學生課前的音樂游戲,應該是比較簡單活潑的,課前讓學生做律動游戲,他們會覺得特別有意思,一下就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這樣學生在進入課堂知識的學習時,學習興趣就很高,教師教起來也比較輕松,每個教學環節的進行會變得更順利。例如,在教學歌曲《時間像小馬車》時,筆者在課前用《時間像小馬車》的伴奏當律動音樂,讓學生們玩一個騎馬賽跑的游戲。二年級的學生都很活潑,這樣的形式讓他們的積極性高漲,他們模仿騎著馬兒賽跑的動作,在音樂律動中盡情地玩耍。這樣的游戲不僅讓學生得到快樂,還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熟悉了《時間像小馬車》這首歌曲的旋律,對教師后面的課堂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
通過音樂游戲不僅可以學到音樂知識,還可以培養學生團結一致的合作能力。例如,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進行分組,每一組五到六個人,每個人需要分工合作來完成一首歌曲,一個人寫詞,一個人編曲,一個人打節奏,一個人唱,一個人跳,等等。每個學生對于學習的接受水平都不一樣,因此要進行合理的分組。首先,老師要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和學習情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學習情況進行合理的分組。其次,每個學生的性格不同,有的學生活潑,有的學生文靜,倘若文靜的都被分在了一個組,那么這個小組就難以調節氣氛,所以為了每個小組分組合理,就應該把性格不同的學生分在不同的小組。音樂本身就是一門藝術,每一個人的欣賞角度也不同,所以可以把擁有不同觀點的學生分在一組,一起分享自己對于音樂的獨到見解。
在小學音樂課堂,競賽型音樂游戲教學是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調動學生積極參與音樂活動、培養學生集體榮譽感的最佳載體。一般來說,競賽型的音樂游戲教學分為兩類:一類是個體之間的音樂游戲競賽,其競賽的內容主要包括:表演內容及形式、音樂技能及技巧水平、個人形象包裝三方面內容;另一類是集體性的音樂游戲競賽,其競賽內容除涵蓋以上三方面之外,還包括表演整體效果的評分。競賽型音樂游戲教學,主要遵循面向全體的游戲原則,著重提升學生個體和整體的音樂專業水平和音樂綜合素質,著重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心;還能提升學生自己對音樂各方面的認識,在比賽中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充分激發學有關音樂的思維,同時有一定的創造思維培訓,使學生在比賽中收獲更多。
在小學音樂課堂,主題性音樂游戲教學主要是以某一教學主題為中心,選擇與主題相關的一系列音樂游戲活動,通過學生的主動參與來完成各項教學任務,促進學生音樂素養和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在主題性音樂游戲教學中,音樂教師主要利用唱歌活動、舞蹈活動、打擊樂活動來營造游戲氛圍,在其中融入歌詞編排、舞蹈編排、打擊樂編排等游戲內容,從而達到游戲化節奏訓練、游戲化高音訓練、音樂肢體訓練、音樂綜合訓練等主題教學效果,增強學生對音樂活動的興趣和對音樂要素的理解,提高他們運用音樂和肢體語言表達豐富情感的能力,讓他們有更多層次地去學習音樂,不僅僅只會歌唱還要在游戲的過程中能感受到歌詞編排、情緒控制與表現、風格的多樣性等音樂有關的知識魅力。這樣的音樂形式可以使學生的情操和德育都有所提高。
綜上所述,在教育創新背景下,小學音樂教師必然要轉變自身教育理念,通過興趣引導的方式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摒棄不良的學習習慣,讓學生深刻領會音樂教育的內涵,從多個角度進行創新構思,在音樂課堂中主動表達出自己想法,并努力將自己對事物的感知付諸于實踐。游戲教學法作為一種趣味教學模式,可以大大提高音樂課堂的靈活性,教師所講授的知識點延伸到學生周圍的生活之中,有利于學生以更加積極的態度看待音樂學習,這樣才能更好地解放學生的思維方式,使創造性思維不僅局限于音樂學習領域,而是擴散到生活的每一個領域之中。音樂作為一門藝術性學科,審美意識的建構必然要為其營造濃厚的藝術氛圍,游戲教學法就可以幫助學生更快地進入到藝術創造的狀態之中,讓學生將自己的創意充分呈現出來,這樣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創作欲,從而實現音樂教育永葆活力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