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敬
(重慶市渝北慶齡幼兒園,重慶 400000)
在學前教育階段,培養幼兒的身體素質非常重要,只有提升了幼兒的身體素質,才能夠讓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幼兒在幼兒園中學習鍛煉身體的方法和技巧,而鍛煉的場地和時間大多集中在家中和課余時間,只有采用家園合作的教育模式,才能有效地提升幼兒的身體素質,為幼兒今后的學習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開展家園合作教育工作可以更高效地培養幼兒,在家長和教師的共同觀察下,幼兒的日常生活能夠得到全方面的保障。通過家園合作,可以讓幼兒無論是在家里還是在幼兒園都能夠保持一種良好的狀態,從而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1]。
不管是在家里還是在幼兒園幼兒的身體素質都應該被重視,但是在之前的幼兒教育工作中,很多家長不知道該使用什么方法來培養幼兒的身體素質,導致幼兒提升身體素質的機會和時間很少。而采用家園合作教育模式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將提升幼兒身體素質的方法教給家長,讓幼兒在家中也能夠鍛煉自己的身體,從而使幼兒的身體素質得到有效提升。
只依靠教師來尋找和實踐提升幼兒身體素質的方法在現如今的時代顯然是不夠的,通過家園合作可以讓家長也參與到尋找提升幼兒身體素質的方法和策略過程中來。教師應該去了解幼兒比較感興趣的鍛煉身體的方法,然后將所了解到的資料與家長進行分享,再由家長進行補充,然后將所完善的策略和方法實施到幼兒教育上,提升幼兒的身體素質。家長應該積極配合教師來搜集提升幼兒身體素質的資料,僅靠教師一個人的努力是做不到面面俱到的,特別是在實施這些方法時,家長應該和教師保持密切聯系,時刻注意幼兒的身體狀況,保證幼兒身體素質培養工作順利進行[2]。
家園合作教育模式可以擴展幼兒提升身體素質的空間,幼兒在幼兒園中學習鍛煉身體素質的方法和技巧,只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想要真正提升幼兒的身體素質,還需要家長在家里監督和幫助幼兒進行自我鍛煉。
教師應該與家長取得聯系,共同參與幼兒日常生活的規劃,比如幼兒的飲食習慣、作息規律和身體鍛煉計劃等等,并幫助家長制定并完善幼兒的日常生活規劃。例如幼兒的飲食習慣,教師應該給家長傳授一些適合幼兒的食譜,家長來配合教師監督幼兒是不是堅持這樣做[3]。
教師還可以給家長傳授一些簡單的身體鍛煉方式,然后再由家長來幫助幼兒進行身體鍛煉,家長也要注意堅持幼兒有沒有完成預期的訓練目標,并營造一些適合幼兒鍛煉身體的氛圍。家長在監督和幫助幼兒鍛煉的同時要注意時刻鼓勵幼兒,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并及時將幼兒的身體狀況分享給教師,讓教師能夠及時了解到幼兒的身體狀況,以便教師能夠及時修改訓練計劃。
有的幼兒比較淘氣,也不好好吃飯,經常吃一些小零食,到了吃飯的時候自然而然就吃不下東西。很多教師已經勸過這個孩子很多次了,可這個孩子就是不聽,稍微不注意就拿出來了一包零食然后開始偷偷摸摸的一點一點往嘴里塞。教師實在是沒有辦法,于是打電話給了家長,結果家長卻說自己的孩子正在長身體,應該多吃點,并且表示那些零食都是他們自己給孩子裝上的,教師心里非常不是滋味,責怪自己沒有與家長保持聯系,提前說明白這件事情對幼兒身體的危害。
所以說,教師應該積極與家長保持聯系,并了解幼兒的生活習慣,以便能及時制止幼兒養成一些危害身體的生活習慣,這樣才能保證幼兒的身體素質得到提升。家長也應該積極配合教師的工作,將心比心,才能讓幼兒教育工作順利進行。幼兒之所以會犯錯,不僅僅是因為幼兒的自我控制力比較差,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幼兒的認知特點,所以說家長和教師應該建立幼兒正確的生活認知和行為習慣,教師應該用真心去感染家長,讓家長知道哪些事情對幼兒有好處,哪些有壞處,這樣才能避免幼兒養成不好的生活習慣,從而提升幼兒的身體素質。
綜上所述,想要提升幼兒的身體素質,實施家園合作教育模式刻不容緩。教師應該積極與家長進行聯系,時刻關注幼兒的日常生活規律,并傳授給家長一些提升幼兒身體素質的辦法和計劃。家長也要積極配合教師,共同努力,提升幼兒的身體素質,為幼兒今后的學習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