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后旗金寶屯鎮初級中學,內蒙古 通遼 028000)
英語作為初中階段的重點學習科目,其重要地位愈來愈凸顯。在素質教育綜合應用的課改大形勢下,初中英語的教學內容在廣度和深度的學習上在不斷增加并與日遞增。英語作為被大眾廣泛運用的一門語言學科,具有普遍存在與廣泛應用的基本特點,然而作為一門非母語類的語言學科,對大部分學生來講,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渠道比較狹隘,因此造成了學習英語的環境單一,只能局限在英語課堂學習中。而傳統英語教學模式,通常是教師利用自己的教學經驗,對教材內容進行照本宣科式講解,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也不高,對英語知識的學習處于被動式接受的狀態。
活躍課堂氣氛,是增強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所謂開放式的課堂教學,旨在教師利用豐富生動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在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基礎上,使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積極思考、勇于嘗試并不斷進取。學生在帶著濃厚的學習興趣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的實踐學習中,能夠積極挖掘自己的學習潛在能力,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思想意識和綜合素養都能得到提升。如何在課堂上實現教學的開放性,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實踐性,是我們一線英語教師不斷探索并研究的重大課題。筆者依據自身的教學經驗,就這一問題做以下幾點淺析。
中學英語教育,重在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和實際應用能力,通過英語學習,能夠逐步為以后的英語學習交流和實際工作應用奠定堅實的基礎。初中階段,學生已經初步形成了鮮明的個性,必須加大力度推進“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教師要大膽突破進行創新教育,找到行之有效的開放式課堂教學方法,使課堂的學習氣氛活躍有效,以此積極調動起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造能力。
目前初中英語教學方式比較單一,還處于應試教育的階段,不能將教學和實際應用巧妙地融合起來,對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培養,起不到促進作用。因此,我們要營造輕松活潑的課堂學習環境,使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的情趣,從而有效地發揮自身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能力。教師依據教學內容創造性地設計開放式的課堂教學,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熱情,也努力為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學習基礎。例如,在講解七年級英語Unit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可以設置教學情境,模擬兩個學生(A and B)在教室門口相遇,互相詢問怎么來學校的,乘坐了怎樣的交通工具。找兩個同學到教室前模擬表演:
A:Hi,nice to meet you.
B:Hi,nice to meet you too.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
A:I usually come by bus.
B:How far is it from your home to school?
A: It’s five kilometers.
B:How long does it take you to come to school?
A:Twenty minutes.
B:Oh,that’s pretty fast
通過實際情境對話的設置,將真實的生活融入課堂教學情境中,使學生感受到了學習英語的神奇和樂趣,在實際交流和互動學習中,學生更容易掌握單元知識內容,同時提升了英語的綜合素養和實際應用能力。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教學環境也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革。現代化教學工具也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開放式課堂教學中。現代化教學工具和設備具有直觀、形象、新穎的特點,更容易被廣大學生所接受。教師借助互聯網搜索相關教學圖片和視頻,能成為課堂學習的有效補給,在拓展學生知識視野的同時,能在學生腦海中形成清晰的畫面感,既加強了學生知識的理解又增強了記憶力的可視效果。教師通過播放視頻和圖片講解,拓寬了學生獲取英語知識的渠道,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熱情,為學生的自主學習開辟了有效的途徑。以實際教學為例,在人教版七年級下冊Unit 6 I’m watching TV.Section A 1 的教學中,教師通過信息網搜索相關教學內容,在電腦屏幕上展示日常動作的照片,對圖片做PS 處理,隱藏一部分圖像,通過圖片誘使學生充分展開想象,鼓勵學生大膽猜測:“What are they doing?”教師結合圖片,用肢體動作加以詮釋,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帶著濃厚的興趣積極回答:“They are doing sports.”“They are Swimming .” “They are playing basketball.”……教師借勢引導,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了起來,發言及參與熱情高漲。在這種輕松的氛圍中學習自信也逐步建立起來,從而使開放性的課堂教學效果得以最大化體現。
實施英語教學的目的,重在培養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使學生能將課本上的知識,切實地運用到以后的生活和社會實踐工作中去。在開放性課堂教學設計中,教師結合生活實際,通過開展生活實踐性的活動,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達到熟練掌握和運用所學知識,同時將課堂學習延伸到課外運用,通過英語口語表達、日常交流的鍛煉,使實際綜合運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把學生所學知識滲透到生活實踐中,能讓學生學以致用,從而不斷進取,挖掘自身的無限潛能。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英語Unit 1“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教學時,設置導游帶團旅游的環節,在學校草坪花圃邊插上名勝古跡的圖片,并編上數字編號,按照抽簽的模式,讓抽中的學生站在圖片前充當導游。學生大部隊走到哪個圖片前,導游就開始給大家講解。例如走到長城,導游開始講解:“Hello,everyone.Welcome to the Great Wall.I'm your tour guide ×××.The Great Wall is a beautiful place.I hope you like it.”通過這樣別開生面的教學設計和模擬表演,學生們一個個興趣盎然,情緒高漲。在生活實踐中不僅對知識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掌握,學生的綜合能力也得到了全面的鍛煉和提升。
通過課堂教學的實踐研究,初中英語開放式課堂教學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培養學生參與意識的同時,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讀、寫等能力,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和英語素養也得到了全面提高。英語開放性課堂將英語知識教學和生活應用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學習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