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賓
(江蘇省南京市伯樂中學,江蘇 南京 211800 )
生命教育所倡導的是以人為本,以生命為本的教育,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并以此為核心開展教學工作。生命教育視角下的初中生物教學工作要求教師應首先從根本上轉變思路,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中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式,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本著“以人為本”“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進行初中生物教學的設計,并積極開展初中生物教學工作。在過往的初中生物教學課堂中,教師的影響往往是嚴肅的、刻板的、權威的,教師教學工作的開展不能完全考慮學生個性發展的需求及學習特征,僅僅是以學習成績及考試為目標進行初中生物教學,這樣的方式嚴重壓抑了學生的思維與能力發展,將學生變為了應試教育下的考試機器,只有教師轉變思路,積極探索一條適合學生的教學之路,才能夠切實實現生命教育理念在學校教育中的踐行,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生命教育理念倡導尊重學生的特點與學習需求,采用學生容易接受和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方式開展教學工作,因此生命教育視角下的初中生物教學應重視教學手段的不斷優化。傳統的初中生物教學模式,多是以教師講授為主,圍繞課本內容展開的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缺乏對學生需求和興趣的關注,教學效果一般,也不利于學生興趣的激發,長此以往學生會在初中生物學習中感到倦怠,產生抵觸情緒,進而影響教學效果。而生命教育視角下的初中生物教學,應積極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利用信息技術及多媒體技術,采用視頻教學、微課、情境教學等多種形式,將課本內容中枯燥的知識以生動的形象進行展示,通過這樣的方式,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促進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為初中生物教學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
例如,在《保護生物圈——從自身做起》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學習,教師可以將由于人類的不良行為對環境造成破壞的視頻(如人類亂扔垃圾、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產品導致海洋中垃圾泛濫,在岸邊擱淺的鯨魚肚子中充滿了人類亂扔的塑料袋),而后借助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從自身的實際生活出發,以生活中的案例說一說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做法是破壞生態環境,對生物圈的生態平衡造成影響的行為?針對這些行為,我們可以做些什么保護我們的生物圈?借助多媒體課件學生的思維能夠得到充分的拓展,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實現了獨立思考,發現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并自覺踐行環保行為。
情感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課堂的采用,可以增進師生交流,加強師生間的信任,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并喚起學生對生物學習的情感體驗。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情感波動較大,叛逆心理較強,傳統的初中生物教學往往忽略了對學生情感的關懷及重視,程式化的教學方式也難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在的自主學習意愿,而情感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使用,一方面可以通過初中生物課堂情感氛圍的渲染,喚起學生對初中生物內容中真、善、美的內容的強烈共鳴,激發學生對初中生物學習的興趣,收獲個人不同的學習情感體驗;另一方面,通過情感教育,可以加強師生間的溝通和互動,增進師生感情,轉變原本刻板、嚴肅的形象,加強對學生的關懷和理解,以平等、尊重的態度與學生進行交流,關心學生的學習需求,引導學生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少批評、多鼓勵,真正從學生的角度想其所想,通過情感的交流帶動教學工作的開展。
例如,在初中生物《拒絕毒品》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電視新聞、網絡中關于毒品對人體生命健康、生活工作和家庭幸福造成嚴重危害的相關報道、紀錄片等內容穿插在課程當中,通過直觀的展示人在吸毒后由于神經功能紊亂所產生的各種生理和精神反應,引導學生通過情境的創設思考毒品對人類會產生什么危害和影響?面對這種情形,我們可以做些什么來保護自己?在身臨其境的教學情境中,會激發學生對本課內容的積極思考,并探究如何通過有效的措施來拒絕毒品、健康生活,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形成珍愛生命,遠離毒品的認知,產生情感共鳴,提升教學效果。
生命教育視角下的初中生物教學工作需要教師從根本上轉變教學思路,從生命個體的需求角度出發進行教學設計,尊重學生的想法、肯定學生的需求,以春風化雨的態度循循善誘,促進生命教育理念在初中生物教學工作中的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