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毓錫
(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伯陽中心學校,甘肅 天水 741032)
小學美術教學的難度并不低,由于之前的重視程度不高因此導致很多小學生在美術學習上存在落后的情況。動手能力的培養重點是需要讓學生從科學的路徑來出發,在美術工藝品的制作和學習上更好地掌握知識、應用知識。動手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小學生的思維進步,在“心手合一”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促進小學生的美術素養提升。
美術教育對小學生的綜合素養提升、藝術天分的挖掘具有不錯的作用,而且能夠讓小學生在藝術的海洋中更好的感悟。但是傳統的教育思路還是集中在灌輸式教育方面,因此對小學生給予的引導、鍛煉并不多。小學美術教學的方法多數情況下是按照教師的個人思路來解讀的,與小學生的互動比較少,美術課程并不是主要的學習科目,因此很多小學生對此沒有站在理性的角度來思考,教師也對此沒有高度的關注,所以在小學美術教學的很多知識點掌握上缺少合理的傳授和引導。小學美術教學的內容比較單一,大部分的美術課程局限在繪畫的階段,雖然對繪畫的不同方式、不同內容進行展現,但是僅僅在繪畫這一個大類上進行教學,并不能得到學生的高度認同,對學生的能力培育、素養提升缺少科學的輔助效果。小學美術教學的現狀改善需要從不同的層面來探究,應堅持在教學的可靠性、可行性方面更好的創新,促使同學們的學習成績進一步鞏固。
小學生的美術動手能力培養需要通過技法訓練來完成,這是比較基礎的組成部分,但是對小學生的成長、進步具有較大的影響。《豐富的表情》一課教學過程中,動手繪畫過程中并不是隨意的臨摹,而是要讓小學生掌握好眉毛、眼睛、嘴角等器官的變化規律,在不同的表情繪畫方面采取不同的技法來完成,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也不同。技法訓練的要點在于積累,同時小學生要保持一顆平緩的心態來完成。《豐富的表情》要從一些比較基礎的表情繪畫來訓練,“喜怒哀樂”是常見的表情,表達了人們內心的情感和心理狀態。動手繪畫的時候可以讓教師展現出不同的表情特點,在細節上進行標注,讓同學們動手繪畫的時候掌握好表情的重點,然后逐步的去調整。技法訓練方面要按照“從簡入繁”的方式來完成,減少同學們錯誤的解讀,盡量在指導的過程中通過一些動手繪畫的技巧來完成,培養學生的動手興趣。
美術知識的學習和動手能力的培養不需要局限在固有的理念上,應該讓學生在想象能力上不斷地提升,充分掌握好美術知識帶來的幫助和樂趣。《制作一頂帽子》的教學過程中,要求同學們從身邊的材料出發,搜集不同的工藝品制作材料,并且制作一個自己喜歡的帽子。帽子的形態、作用不拘一格,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完成。有的同學在制作帽子的時候通過普通的白紙來裁減制作,然后繪畫自己喜歡的圖案;有的同學制作了魔法的帽子,帽子上面尖尖的,非常有趣味性;有的同學制作了草帽,帶在頭上別有一番趣味。讓同學們通過自己動手來制作帽子,可以在想象能力上進一步的提升,在抽象思維、具象思維的共同展現效果上不斷地加強,這對于小學美術教學的目標實現能夠產生更好的效果。想象力的提升和動手能力的提升具有密切的關聯,同學們在最開始的想象可以將身邊的一些事物作為具體的對象,然后增添不同的美術元素,最后在美術的動手能力上擁有了更多的選擇。
關于動手能力的培育和鍛煉,在小學美術教學當中還可以對小學生的創造力進行培育。很多小學生在動手能力上表現出薄弱的現象,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自身的創造力薄弱,因為無法創造出喜歡的物品或者是形態,所以即便是動手操作依然得不到較好的作品。《青蛙》的教學是一趟彩塑課程,教師在引導的時候通過多媒體技術來完成,對不同的青蛙形態進行展示,讓同學們在欣賞和觀察的時候找出自己喜歡的青蛙樣子。彩塑的制作過程中,同學們可以根據已經有的青蛙形態,創造一些自己喜歡的“特殊青蛙”,有的同學給青蛙增加了翅膀,有的同學給增加了手腳,也有的同學對青蛙的顏色進行變化,最終塑造的青蛙是多種多樣的,同學們在動手制作過程中感受到更多的快樂,自身的創造力培養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創造力的提升可以讓小學生在美術動手制作上擁有明確的方向,在不同的美術知識學習、美術概念解讀上保持靈活性,對小學生的美術素養鞏固產生了更好的效果。
小學美術教學的動手能力培育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培育的措施、方法都要考慮到小學生的切身感受,在日常的教育和鍛煉方面,盡量選擇一些小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來教導,由此可以在動手能力的培養過程中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動手能力不僅要在課內進行鍛煉,課后的培養和鞏固也是非常重要的。美術課程留作業的時候,可以放寬學生的完成時間,按照3 天以內完成來約束,促使同學們在課后的動手制作上去接觸更多的新鮮事物,讓自己的思維和動手能力更好地融合,在美術素質的提升過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績,為小學生的競爭力增加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