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意英
(河北省邢臺市信都區職業技術教育中心,河北 邢臺 054000)
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做好各個環節的轉變工作,要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確保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獲得健康全面的發展。所以,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高效語文課堂的構建進行概述,以確保學生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備課作為一節課的開始,備課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深入挖掘語文教材,做好備課,進而為高效課堂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本文就從備課形式與教學目標的備課兩方面進行概述。
備課形式:在以往的備課中,我們常常采取的個人備課,教師一人根據教材、教參以及一些參考書等自主備課。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實施,這種單一的個人備課顯得有點“閉門造車”,并不利于語文價值最大化的實現,也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提高。因此,新課改下的備課形式應該將個人備課與解題備課相結合,要在教師之間的交流中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設計,比如,通過一課多教、同課異構等教研活動,進而為高效語文課堂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學目標的備課: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我們僅僅設計的是知識與技能目標,嚴重不利于學生健全地發展。而在素質教育下,我們要不斷完善教學目標,要將單一目標設計為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目的是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找到學習的樂趣,進而使學生從學會、會學轉變為樂學,以為高效課堂的實現做好鋪墊工作。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也是影響語文課堂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部分教師總認為短短的幾分鐘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只是浪費時間。可想而知,這種思想嚴重影響著導入環節的價值,不利于高效語文課堂的順利實現。眾所周知,導入環節雖然僅有幾分鐘,但作用確實是不可替代的。因為在這幾分鐘里能夠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讓學生對文本有個整體上的了解。而這些在導入環節都是能夠實現的。下面以“設疑導入”和“多媒體導入”為例進行介紹。
例如,在教學《林黛玉進賈府》時,為了調動學生的探究欲望,在本節課的導入環節,我首先引導學生思考了下面幾個問題:(1)你想知道紅樓夢中的女主人公林黛玉進入賈府的第一感覺嗎?(2)你想知道林黛玉進賈府之后的所見所聞嗎?(3)你想知道王熙鳳是怎樣夸林黛玉的嗎?(4)你知道賈寶玉見到林黛玉時說了些什么嗎?這四個疑問句既調動了學生的探究學習欲望,又將文本的整個過程串聯了起來,同時也有助于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可見,恰當的設疑導入將會為高效課堂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又如,在教學《赤壁之戰》時,我選擇的是多媒體導入,在授課時,我借助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了《三國演義》中的“赤壁之戰”的相關片段,目的是讓學生在形象、直觀的視頻沖擊下找到學習的樂趣,同時,也為高效導入環節的實現做好基礎性工作。
教學過程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而影響這一環節的關鍵因素則是教學方法的選擇,也就是說,在新課程改革下,我們要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以促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例如,在教學《荷塘風起》時,我選擇的是小組學習模式,首先,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然后,讓學生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前提下進行自主學習,并在小組內討論下面幾個問題:(1)文本中作者運用了哪些手法來描寫景物特點?(2)作者通過景物描寫蘊含了怎樣的思想感情?(3)鑒賞文本中的一些優美句子,比如:“荷葉的活力像浪潮般向湖心推展開去,寬大慷慨的荷葉,親密并肩的荷葉,把池水覆蓋得失卻蹤影,疊起了自己的碧綠城池。”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結合教材內容獨立思考問題,并在小組內進行交流、探究,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對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反思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提高教學質量、完善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做好各方面的反思工作,以確保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還以《荷塘風起》這篇文章的教學為例,在反思的過程中,我們除了要反思自己的備課是否完善、教學目標設計得是否恰當,在教學過程中是否實現了教學目標之外,我們還要反思小組學習模式的應用是否恰當、分組是否合理、分工是否明確,以及學生的積極性是否真正地被調動起來,學生是否參與到了課堂活動當中等,只有我們做好各個方面的反思工作,我們才能真正確保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才能確保語文教學價值的最大化實現。
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做好上述幾點工作的轉變與完善,要促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找到學習的樂趣,進而為構建以生為本的高效語文課堂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也逐步使學生的語文素養獲得全面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