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麗鳳
(三明市梅列區第一實驗學校,福建 三明 365000)
引言:美術教師不應當應用傳統的理念進行教學,應當革新教學模式和培養理念,通過不同的層面對學生進行更高要求的知識講解,讓學生的美術素養得到提升。同時,美術與生活也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師的教學模式也是幫助學生對課程參與的內在動力。所以,教師可以應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開展創新的知識講解,通過不同的方式讓學生充分的掌握程度和實踐運用意識,進一步提高小學生們的美術素養。
小學生的美術課程是豐富多樣的,學習的內容也很多,但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美術并沒有想象中的簡單。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當多加注意學生學習美術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教師應當與學生多溝通,了解學生在繪畫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讓學生的美術能力有所提高。而且,小學生的美術課程并不像其他學科每天都有,在一周當中往往就兩三節,在短時間內如果想要完成繪畫方式方法的指導以及繪畫過程中的問題并沒有那么容易,這就需要教師與家長的共同努力。教師的教學方式以及繪畫方式可能會對學生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從易到難,有層次地讓學生來了解繪畫過程。而且家長我孩子接觸得比較多,在生活中也應當注意學生的美術以及繪畫能力,讓美術可以融入到生活中去。家長應當幫助學生打好美術基本功,在生活中不斷的開發學生的想象力,不能讓孩子的天賦受到制約,應當尊重學生的創造性,幫助學生正確的掌握繪畫功底,從而讓美術融入到生活中,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
小學的美術課堂應當的輕松活躍的,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重視情境的創造。舉例來說,在課堂上讓學生畫喜歡的小動物時,可以先詢問學生都看見過哪些小動物,讓學生積極踴躍地發言,教師可以把學生說到的小動物一一的板書出來,讓學生可以充分地發揮想象力,把自己喜歡小動物的輪廓畫出來,在讓學生相互之間欣賞繪畫作品,把自己的作品和別人的比較交流,讓學生的想象力得到提高。課堂上應用多媒體對學生想象力也有極大的幫助,在上課過程中讓學生觀看不同的繪畫作品和感受不同的音樂,讓學生聽音樂感受與哪幅畫相匹配,讓學生可以了解到風格和繪畫內容之間的聯系,讓學生加深對繪畫的了解。而且,家長在平時的生活中也可以帶學生多參觀文化館或者畫展,讓學生可以感受藝術的氛圍,充分的把美術和生活相結合,由此來提升學生的繪畫想象力和美術的素養。
在開展小學美術教學工作時,教師應當通過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思維邏輯和情感表達的多方面能力培養,促使學生養成健康的個性品質。因為美術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教師可以通過生活化的課程教學指導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多角度的分析,從而提高學科的教育的質量。舉例來說,教師在講解“下雨啰”的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師就可以通過生活實際對學生開展知識講解,讓學生可以真實地感受到生活中下雨的情景,并根據學生體現出來的課程基礎和思維認知能力進行知識點的講解和能力培養,避免出現沉悶的教學問題。具體來說,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的分析下雨的景色是什么樣的,通過哪些方式對下雨景色進行科學的繪畫,從而營造繪畫的情景。通過開展生活化模式教學,對美術教師強化課堂的吸引力也是極大的幫助,引導學生如何進行雨天形象化的描寫,以什么樣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展示雨天景色。對于這樣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和語言交流都有很大的進步,符合美術的培養要求,并提高課堂教學的最終質量。
學習好美術最終就是為了應用。這就需要教師著重培養學生的美術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熱情,學習舉一反三,讓美術的知識可以真切的應用到實踐中,讓學生對學習有所成就感,提高美術的實踐能力。舉例來說,學生在設計班級板報時,把自己的作品掛在房間起到了裝飾的作用。學生在學習布藝后把不用的毛巾和手套做成各種各樣的動物和花束,不僅起到的廢物利用,還可以在生活中增加學生的樂趣。過年的時候,學生還可以自行的剪出自己喜歡的窗花貼在窗戶上,不僅美觀而且喜慶,對于學生來說還有學以致用的意義,這些都是把美術應用到生活的典型案例,值得教師深入研究以及發掘,并持續地開展。
美術源于生活而且高于生活,美術教師通過生活化的方式給學生進行知識的講解,通過不同的方式讓學生的學科知識掌握和實踐運用意識得到強化,并讓美術素養的培養效果得到提升。對于這樣的情況,美術教師應當革新傳統的教學思維,高度重視學生的美術素養。美術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創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的審美感知得到強化。把所學到的美術知識應用到生活中,讓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有所創新、有所發展。除此之外,美術教師應當多應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進行知識講解,并根據學生的課程基礎和思維認知能力進行課堂教學,進一步讓學生的美術素養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