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芳
(廣西省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者浪鄉么窩小學,廣西 百色 533400)
數學的本質屬性是客觀事物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在人腦中的反映。小學一年級數學的知識特點是讓學生在已有生活經驗和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具體的實際活動而產生。為此,數學教師只有課前扎實備課,課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課程結尾回味點睛,才能夠達到課堂教學的最高境界,使課堂教學的效率或效果最大化和最優化。
小學數學教材的出發點是促進學生持續、穩定、和諧地全面發展,它具有實用性、科學性、靈活性和趣味性等諸方面的特點,其知識特點是讓學生在已有生活經驗和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具體的實際活動而產生。這樣,數學教學就不能只是單純講授,而應留給學生足夠的討論、探究、實踐和思考解決問題的空間,使學生在現有的實際生活的基礎上,親身經歷探索數學知識的過程,從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推動學生的思維發展,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全面發展。
由于小學數學教材在呈現方式和內容選擇上都以學生的最優發展為基本理念,編排上源于生活、貼近實際、圖文并茂、由淺入深、形象直觀、趣味無窮。因而,數學教師課前要認真扎實研讀、感悟、領會教材內容,在遵循教材思想性與科學性的基礎上,深知教材內容的重難點,進而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的實際出發,選擇恰當的教法,有的放矢地讓學生親身經歷探求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使學生在觀察、驗證和交流的快樂學習生活中掌握數學教材內容,實現課堂教學目標和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同時,課前扎實備課也為教師吃透教材和教學大綱、靈活使用教材,有目的、有方向地破解學生認知上的重難點打好了基礎,從而使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不斷提高,使高效課堂的構建水到渠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育教學過程中,要靈活采取如下的幾種方式,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1.通過畫圖激發學生興趣
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知識和生活經驗都很少,在課堂上講解比較抽象的數學問題時,學生就會一籌莫展。此時,讓學生變換一種思維方式,在紙上畫一畫圖形,使其不易理解的數學問題圖像化。這樣,既很好地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又使該題題意簡單直觀、有條理地顯示出來,使學生茅塞頓開,很快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正確途徑,巧妙地算出了答案。這既加深了學生的知識領悟,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2.通過實踐激發學生興趣
由于小學生的思維和愛動特性緊密相連,如果切斷他們的思維與動作的必然聯系,他們的思維就一定不可能迅速發展。因而,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創設一切可能的機會,諸如讓學生分一分物品的多少,量一量物體的長短等,使學生在自己不斷地實踐、探索、交流的過程中興趣大增,由已有的數學思維方式和方法,積極探索出所求數學問題的解答方案。為此,在課堂上多創設適應學生愛動特點的實踐活動,這不僅發展了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而且讓學生學習數學的實踐興趣和課堂效率在無形中得到了提高。
由于課堂練習可實測學生對其學習內容、知識等諸方面的掌握情況。因此,巧設課堂練習可對學生當堂學習行為進行準確的評價,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根據學習內容巧設針對全體學生的基本類型、提高類型、綜合類型的練習題,讓學生及時練習,這不僅讓學生鞏固了已學的知識,深化了課堂學習內容,而且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以及時自評。同時,也是對教師教學效果的及時展現,便于教師及時補救學生沒掌握的相應知識點,更利于后進趕先進,先進更先進,效率成倍增。
課后反思是教師課后的回顧與思考,也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基石。那課后具體反思些什么呢?我認為:首先,教師反思自己課前選擇課堂教學的方案是否合理、是否最佳。其次,反思自己的教學活動行為是否得法、合理,是否隨時關注了學生認知目標達到的程度,并據此適時地調控了自己的教學節奏和教學行為。再次,反思自己“教的什么”與“怎么教的”策略、方法是否合理,是否提高了學生的認知水平。同時,教師也要反思自己是否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及時捕捉到了學生認知的信息,諸如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遇到了怎樣的困難?又是怎樣解決的?讓學生學會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等。這樣,教師不僅對自己課堂教學過程中的經驗進行了提煉,而且提升了自己處理課堂各種偶發事件和學生不利表現,以及干擾課堂教學任務不順利完成的各種細節的應對能力,使得教師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得以不斷提升,構建高效課堂的技能日益形成。
總之,小學一年級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之法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這需要教師的長期堅持,一絲不茍地總結經驗和研究探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課堂教學目標,課前扎實備課,課中及時組織、引導學生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積極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