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佩佩
(江西省贛州市大余縣東門小學,江西 贛州 341500)
引言:21 世紀是信息化的時代,可以說信息技術已經徹底改變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缺少對信息技術的掌握勢必會被社會所淘汰。因此在小學階段,加強學生的信息化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信息技術中的很多教學內容比較抽象,理解比較困難,學生在學習時學習興趣往往不高,因此如何有效提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趣味性是確保學生學習質量的關鍵。在此基礎上,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對提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趣味性的策略進行探討,以有效提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教學質量。
傳統的信息技術教學模式仍以教授式教學為主,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學生處于被動學習地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缺乏有效的學習興趣。究其原因,小學計算機技術與其他科目存在較大差異,其應用性更強,需要學生不斷進行自我探索和實踐,提高其信息技術的應用程度,而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教學主體地位缺失,不利于學生的自我探索和實踐,教學趣味性不高。對此,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不斷優化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當中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轉變教學思路。其中教師必須認識到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在小學計算機技術教學中的重要性,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主體地位。如在進行計算機認識這一內容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引導不同的小組討論其自身對計算機有哪些認識,讓學生聯想自己家庭中計算機的情況,并通過小組討論,讓學生之間通過討論加深自己對原有知識的掌握,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很多語言比較專業且抽象,如CPU、顯卡等,小學階段的學生缺乏生活經驗,對事物的認知程度不高,其難以對這些專業性語言進行理解,自然學習興趣也不會高。對此,筆者可以將一些信息技術語言轉化為趣味性的語言,提升教學的趣味性。如在講解計算機 CPU 時,可以將其比作人體的大腦,將 CPU 工作原理所使用的語言進行轉換,提升學生的趣味性,并保證學生更好地理解 CPU 的工作原理。另外,針對一些困難、抽象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設置相應的趣味活動提升教學的趣味性。如在進行“五筆字型字根”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搭建積木的活動讓學生類比五筆打字過程中的情景,引導學生掌握五筆字型就像搭積木一樣,是由不同的筆畫拼接而成的,引導學生自己對相應的漢字按照“積木搭建”的形式進行五筆組字,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部分抽象知識,同時讓教學趣味性有效提升。
游戲是小學階段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方式,如果有效將游戲教學法融入到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就會有效提升教學的趣味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效果。如針對剛接觸計算機的學生來說,計算機指法的練習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要想讓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機指法,就必須通過有效的措施引導其練習,對此,教學中可以結合打地鼠、警察抓小偷等游戲引導學生進行指法的練習,有效提升教學的趣味性。另外,教師也可以創建一些競賽類型的游戲,引導學生發揮自身的競爭意識,通過游戲競爭,不斷提升自身的學習水平,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男隊和女隊,讓學生進行打字比賽,對于打字準確且較快的小組給予獎勵,引導學生在競爭中不斷提升學習興趣。教師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游戲教學法時應根據教授知識點的情況,靈活選擇教學游戲,并且教學中應把握適度的原則,避免學生沉迷于游戲,影響學生的學習。
如果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對于學生應用統一模式進行教學,一些基礎好的學生會因為教學內容過于簡單,學習興趣不高 ;一些基礎差的學生會因為教學內容較為困難,學習興趣也會受到影響。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對學生的因材施教,確保所有學生個體均有較高的學習興趣。在初次教學前,教師可以編制學前測試問卷,對學生信息技術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測評,然后依據學生基礎成績情況將學生分為不同的教學層次,再進行分層次教學,然后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立不同的教學目標,在保證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逐步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在分層次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保證動態地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觀察,對于一些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在其基礎知識掌握較好時要及時對其進行教學層次的調整,確保其一直保持較高的學習積極性。
結語: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創新教學模式,充分體現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教學中要多采用一些趣味性的語言和活動,并且合理應用游戲教學法。另外,也要注意對學生因材施教,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才能有效提升教學的趣味性,提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教學質量激發并培養學生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