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亞楠
(內蒙古包頭市東河區公園路小學,內蒙古 包頭 014040)
導入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不應該被小學數學老師忽視。要知道,課前導入環節除了能夠在課前階段把小學生的注意力迅速吸引到課堂學習上之外,還有著明確課堂學習目標、激發學習興趣、積蓄學習情感、做好學習準備以及提示學習內容等好處。所以說,小學數學老師應該根據課堂學習目標選擇恰當的課前導入方式,認真對待這課前三至五分鐘的導入環節。這樣的話,小學生才能在教師巧妙組織的導入教學環節里做好課堂學習的一切準備工作,為接下來的課堂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我們知道,新課程改革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而想要小學生很好地做到合作探究,產生理想的學習效果,最重要的是要先調適好學生合作探究的心理因素,激發起學生的合作探究興趣來,保證學生能夠有序有效地進行探究學習。因此,在課前導入環節,我們更多地采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導入方式。比如說在教學“路程=時間×速度”這個知識點的時候,為了形象生動地說明時間與速度是決定路程問題的兩個關鍵要素時,我們就可以用“龜兔賽跑”的童話故事來作為教學導入。通過組織引導學生探究這個問題,學生很快就明白了兔子雖然占有速度快的優勢,但是它在時間投入上太少;而烏龜雖然有著速度慢的劣勢,但是它用時間投入多來彌補(勤能補拙)的道理。因為這個童話故事是學生都知道的,但是通過這樣的簡單導入,我們達到了引導學生從數學問題來解答實際問題的目的,讓他們對即將學習的知識點有個大致的把握。又因為這是個對舊有知識的新解答,學生當然會感到興味盎然,因此而激發起探究學習的興趣了。
時代在不斷地發展變化,豐富多樣的現代信息教學手段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插上了現代化的翅膀,更為課堂的高效、生動提供了無限的可能。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小學數學老師,應該緊跟時代步伐,積極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認真學習各種現代化信息教學手段,適時巧妙地把現代化信息教學手段運用到數學課堂教學中來,充分發揮信息技術手段對課堂的輔助作用。反過來,如果我們數學老師還是一味地采用“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方式進行課堂教學,那么我們可以預見這部分數學老師的課堂將會是沉悶、低效的,而這些數學老師也將注定要被學生所排斥,被社會所淘汰的。現代信息化教學手段有著形象直觀,能給予學生強烈的視聽沖擊、拓展學習外延,增大了課堂容量等效果。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老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進行恰當地使用。總之,在現代化信息技術教學背景下,學生受到的是光、影結合的教學而不是單純的教師口頭講解、課堂學習方式變得生動活潑了許多,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注意力集中了,感官參與的溝通更多了,學習效果有較大提升當然也就不奇怪了。這也就是為什么會有不少數學老師發現這樣的現象:每當上課前他們在講臺上忙著調試多媒體教學調設備的時候,就有不少學生都已經提前在座位上坐好了,很自覺地提前進入課堂學習了。
合作探究學習方式將是未來社會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這是因為在合作探究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將會產生碰撞,他們的有效思考將直接影響到其他合作者,有利于糾正自身思維中存在的錯誤和偏差,形成思維上的優勢互補,同時更有利于學習成員之間的互教,真可謂是一舉多得。所以說,我們小學數學老師應該堅決拋棄低效無趣的“灌輸式”教學方式,轉而組織引導學生圍繞某個共同的學習任務進行合作探究學習。這樣的話,學生課堂學習興趣才能被有效激發,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也才能真正呈現出學生樂學,寓教于樂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我們應該考慮到小學生不可能天生具備合作探究的能力,為了提升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合作探究效率,需要數學教師對學生的合作探究形式、步驟等進行全方位地訓練培養。這樣的話,在需要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的時候,小學生才不至于忙亂無章,他們的合作才能達到高效。
實踐證明,“坐著學”和“做中學”的效果是大不一樣的。傳統教學模式中,老師往往會要求學生端坐在課桌椅上認真地聽講。偶爾,學生才會有個機會到黑板前演示。在這種課堂教學模式中,學生緊跟著教師的思維和節奏走,他們的學習主觀能動性沒能得到充分地發揮,學習潛力得不到挖掘,他們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效果當然就不好了。而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會根據課堂學習的內容設計許多數學探究活動,使得學生能夠在這些數學課堂活動中全身心投入地學習,他們的學習主觀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在“做中學”。既然“坐著學”和“做中學”在組織形式上、在受歡迎程度上,尤其是在學習效果上有著如此巨大的區別,我們小學數學教師就更要注意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多多設計有效的數學活動,以達到促進學生提升課堂學習興趣和效率目的。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的數學老師往往會有這樣的一個體會:在很多的時候,我們想要把一個知識點講透,使得學生能夠很好地理解,并且形成相應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往往很難。而如果我們變換一下課堂學習的方式,組織學生動手去操作一下,引導學生在合作中去自主探究,他們反而能夠很容易就自己明白過來了。比如說在教授路程問題、流水問題,或者是圖形公式理解上等,我們往往會要求學生通過畫圖的簡便方式進行解題,這其實就是引導學生進行動手操作,把抽象的、復雜的問題給簡單化,并且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各種感官的參與,因此也就能夠取得意想不到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