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妮
(陜西警官職業學院基礎教研部,陜西 西安 710021)
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和創新,在教育過程中,英語課程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也迎來了核心改進。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學校以及教育者更加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在高職院校中,教育者在教學的時候,利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和形式,不斷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創新性和探索性,使學生的英語學科素養和英語學習能力不斷得到提升,提高英語教學課堂的時效性。
傳統應試教學對我國教育影響深遠,有部分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追逐功利性,在英語的目標和內容設計上,功利性表現的比較明顯。給學生的英語學習成果進行評價時,將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有部分教師并不能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做出綜合性評價,甚至有一些教師認為,學生熟悉掌握了英語單詞和考試中的重點語法和句式,就是對英語這門學科掌握了,在考試中就夠用了[1]。這種思想是非常錯誤的,學生雖然掌握了英語基礎性的單詞和句式,但是口語能力差,不能在實際中有效應用英語,學生在學習的時候,缺少情感體驗,不利于學生學科素養的形成。
英語這門學科貫穿了整個教學事業,是一門重要的語言學科,在高職院校英語專業中,更需要注重對學生英語專業水平的培養,為社會輸送高質量英語人才。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存在著很大的差別,有部分高職院校的教師,在心底默認學生是對西方知識有充分的認知和理解的,故在講課過程中,并沒有對英語教學內容進行深層的闡述,沒有對情感進行挖掘,不利于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2]。
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高職院校英語教師需要對教學理念進行創新,打破傳統教學觀念,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工作。教師可以進行“翻轉課堂”教學,與學生之間互換位置。在英語課程學習之前,教師就在班級討論群或者是學習通討論組里布置任務,讓學生搜集課程相關的資料,根據學生的個性化特征,從不同角度出發,然后制作成PPT,在課堂中用英語進行講解。教師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做好引導工作,及時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對學生錯誤的觀點進行糾正,形成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良性互動。同時,還可以將班級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教師在上課過程中,對學生的英語傳授千萬不能浮于表面,要利用多種形式,挖掘內容深層次的含義,讓學生充分掌握英語知識內容,在未來中更好地利用英語知識。
高職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基礎相對薄弱,會在學習英語過程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有一些學生沒有在英語學習時獲得成就感,也因此對英語學習失去了自信心。教師在這時需要轉變教學思想,杜絕“滿堂灌”的教學形式存在于高職院校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以英語教學為載體,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價值觀念是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教師要利用英語知識幫助學生樹立自信。比如,在講解到南非總統曼德拉的相關英語內容時,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的動機和情感態度做出有效分析,根據學生的反應,潛移默化的延伸出更多優質內容,讓學生在內心中形成情感共鳴。以英語教材內容為基礎載體,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使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用正確的態度面對人生[3]。
在高職院校中,課程的專業性質比較強,學生學習的每一個知識內容,都與社會生產關系相聯系,為社會輸送高質量人才做準備。教師通過課堂活動,可以促進學生將英語知識更好地運用到實踐中。教師的英語教學活動應該是有目的、有準備的,將難易程度把握在可控的范圍內,讓學生充分理解知識內容,控制活動在每一個節點的內容。例如,學習英語知識“Apply for a job”的時候,教師可以將知識點與社會實踐活動相串聯。高職院校的學生從入學開始到入職這段時間相對短暫,每一位學生都要面對求職。如果像傳統教學一樣,教師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寫一封求職信,學生的代入感不強烈,教學活動也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這時,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可以收羅一些與學校合作的公司招聘信息,讓學生根據自己不同的專業需求,向公司用英語的格式寫求職信。教師可以播放相關的求職節目,給予學生靈感,讓學生大膽思考,利用所學習的英語知識,在實踐過程中鍛煉自己,掌握知識,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4]。
總而言之,在高職院校英語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是教學的核心內容,可以有效促進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革新。教師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將教學內容與實踐結合,培養學生的技術能力,為社會提供高質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