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重慶市南川區中橋小學,重慶 408400)
伴隨全球化進程的推進,世界國家間的聯系更加緊密,因而英語學科對學生未來學習和發展都將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在小學英語課程中落實師生互動型英語教學,能夠最大限度挖掘和利用英語教學資源,通過視、聽、說等多方途徑開展師生互動,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代入感,在互動實踐中強化英語知識的綜合實際運用能力,提升英語高階思維認知,并結合教師及時的正確指導,完善學習者英語知識結構。文章緊密結合新課標下低年級英語課程的具體要求,積極探索互動型教學對英語授課的激活和推動作用。
顧名思義,師生互動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即增加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頻率,以情感為基礎的實踐交互中伴隨英語理論知識的滲透和傳輸,讓教師和學生二者能夠主動加入到英語課堂的實際活動中,從而改變傳統單一主體模式的低年級英語授課模式,全方面構建現代化英語課堂。
利用互動型教學構建低年級英語授課體系,能夠讓突出學生在英語授課中的主體性地位,以互動的方式激發學習者的興趣和積極性,促使其全身心投入英語課堂教學當中。同時,開展多樣化的交互形式,亦可切實拔高英語授課的趣味性和理論知識的形象化特點,在豐富多彩的師生活動中激活學生對英語知識強烈的求知欲,并有效開發學生的英語學科創新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提升低年級英語教師授課的效率和水準。互動型教學可以幫助教師構建良好的師生溝通橋梁,并創設歡快和諧的英語授課氛圍,有利于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對課堂秩序的管理和教學活力的把控。
教師在英語互動型教學課堂中,可以采用問題引導的方法踐行互動課堂創設,轉變傳統理念中教師主導式教學,而將教師視為輔正糾錯的個體,以問題啟發學生的自主性思考和實踐,為學生預留更加自由化的充實思維空間,在問題導向中逐步掌握知識學習、探究的方法。
比如,筆者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英語《Dinner’s ready》這節課時的過程中,采用問題引導式教師加強與學生間的課堂互動。首先,我向學生提問:“What do you like for dinner?”啟發學生的興趣程度,進而為學生呈現豐富的食物圖片,要求其用英語說出自己所愛吃的食物;其次,我再次以問題引入:“What do we need to do before dinner?”,讓學生展開討論探究,而后開始教學與烹飪和餐桌禮儀相關的英語知識,以互動型方式賦予英語課堂一定的自由度和自主性。
通過教師與學生雙方的問題提出與解決,落實二者之間的互動型授課模式,以問題串聯課堂教學模塊,推動授課進程,并將教師角色轉變為指引者,輔助學習者開展學科的學習與探究,促進其英語能力的強化和發展。
教師應創新師生互動的途徑和方式,利用英語授課情境設置促進師生互動型教學的發展。教師需要把師生活動更加貼近生活實際,從而有效培育學習者的英文口語交流能力和實際運用能力,保持其在英語課堂中思維的敏捷度,從而提升英語授課的課堂效率。
比如,我在授課《My favourite season》這章英語主題的時候,以四季的動態視頻為課前導入,將學生打入英語主題情境當中,讓學生根據自我情況選定喜愛的季節,并開展師生間的英語交流對話,以“What’s your favorite season”、“Why do you like this season”、“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season”三個問題進行口語交際活動,學生和老師進行互問互答,接著讓學生在課后通過繪畫的方式描繪出心目中喜愛的季節,并配合相關的英文解說,在信息平臺中展示和交流,我會針對每個同學的作品給予評價和總結。
因此,以豐富的活動形式充實師生互動的教學情景,并讓師生在課堂情景中結合實際展開英語互動,能夠高效將英語知識內化為生活實際應用能力,從而落實學生英語學科實踐化的具體要領。
綜上所述,依據新課標要求在小學英語授課中落實師生互動型教學模式,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英語授課方法。而作為從教工作者,教師應把握師生互動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技巧,探索更加高效且良好的師生互動英語模式,進而幫助學習者熟練掌握英語基礎性知識,并改善和優化其在英語課堂過程的優良課堂體驗,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以興趣為指引進行高效英語學習,從而架構科學全面的小學英語知識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