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杰
(河北省霸州市勝芳鎮建華小學,河北 霸州 065701)
新課改的教育理念下,素質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學校教育的重視,小學語文是基礎教育的基礎學科,而且語文屬于一種社會現象,它跟生活實際的聯系是非常密切的,因此其在素質教育的教學過程中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小學語文教師務必領悟素質教育的內涵,徹底地轉變教學理念,并且真正地貫徹實施素質教育,不斷地創新教學手段,從而創設良好的教學氣氛,以使學生得以健康的發展和進步,最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原國家教委印發的《關于當前積極推進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中,已經明確了素質教育的定義:“素質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它是著眼于受教育者及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以全面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宗旨,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知識、學會勞動、學會生活、學會健體和學會審美。”素質教育作為一種嶄新的教學模式,它以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為目標,是“造就能夠創新、能有所創造、發明、發現的人”的教育。中小學生素質教育可歸納為七個方面:思想品德、文化科學、身體、心理、審美、技能及社會交往。
語文屬于一種社會現象,它跟生活實際的聯系非常密切,語文是所有學科學習的基礎,它不僅能用于交際,而且能夠提高人的文化素質。因此,語文教師務必要內心豐富、博學多才、盡量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教學中,要將課堂真正的上活。教師務必不斷地更新教學思想,拓展語文教學的空間,將生活實際和語文知識有效地統一起來。另外,語文教師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將教材的知識切實的應用于教學中,形成完善的教學知識系統,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具體來講,教師在課堂上,設計教學時,要充分地將書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融合,在課堂上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另外設計問題時,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思考,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盡量做到問題讓他們發現,疑難讓他們通過自主探究得到解決,以響應素質教育下,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自主創新、發現能力。另外一方面,教師作為教育的主導者,應該給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語文教學環境,從而使學生能夠在良好的環境中溝通、閱讀和學習,進而切實實施開放性的語文教學。
語文新課改中要求語文課教學中,以課堂教學作為主導,并且注重課外活動的教學,課外活動中,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得以提高,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地體現了學生的長處,發展了學生的個性,陶冶了學生的性情,學生獲得了思想教育,增長了學生的知識,拓展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生活。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有規劃、有針對性和適當地組織語文課外活動教學,從而有效地實施素質教育。語文學科是比較容易實施素質教育的課程,在語文教學中,學生參與學習的方式也多種多樣,學生可以通過游戲、參觀、作文展覽、書法、建立黑板報、講故事,朗誦比賽等等。整個教學活動的設計,學生可以從他的趣味性、及時性、實踐性等幾個方面來考慮,著重體現以教師為指導、學生為主題的教學思想。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關于某一件事情,某一個東西,學生可就他的優缺點進行一個辯論會,或者給予學生幾個主題,學生可分小組,自行選擇特定主題,然后進行搜集,并分小組做相應報告,這樣分組鍛煉了學生的組織能力與小組合作學習的意識,另外,通過自己搜集相關資料,鍛煉了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最后在演講的環節,鍛煉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良好的學習氛圍,不僅與學生的集體氛圍有關,還與學生與教師的師生關系有很大的關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僅是學生的指路人,還是學生的好朋友。
教師這種職業是非常高尚的,教師教學質量的高低跟教師怎樣處理師生關系有著非常大的關聯性,倘若教師能夠真正地愛學生,跟學生和諧、平等地相處,那么就能夠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由于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因此犯錯誤也是不可避免的,教師不應當冷冷地批評學生,而應當激勵學生,這樣,學生也能夠更好地改造自己的錯誤、彌補自身的缺陷,從而增強學習的自信心。此外,教師還應當重視培養學生的能力,指導學生怎樣學習和掌握知識以及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技能,并非死記硬背,不然就脫離了素質教育的軌道。
總之,小學語文教師務必領悟素質教育的內涵,徹底地轉變教學理念,并且真正地貫徹實施素質教育,不斷地創新教學手段,從而創設良好的教學氣氛,以使學生得以健康的發展和進步,最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